2024年高考作文抱佛脚重点题型梳理及参考例文赏析

share

2024高考作文抱佛脚重点题型梳理及例文赏析


    一 、高考作文回顾,看近几年高考作文考了什么?(2021-2023)
    2021年教育部命制四套试题作文:
    2021年新高考卷:《新青年》(强弱之变)      
    2021新高考卷:书法悟人生(“逆锋起笔,藏而不露;中锋用笔,不偏不倚;停滞迂回,缓缓出头”)
    2021年全国甲卷:建党100年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为与有为)
    2021年全国乙卷:射箭悟人生(“修身、矫思、立义”)
    2022年教育部命制四套试题作文:
    2022年新高考卷:围棋悟人生(本手 俗手 妙手) 
    2022新高考卷:建团百年(“选择・创造・未来”)
    2022年全国甲卷:《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移用 借用 创造)
    2022年全国乙卷:双奥之城北京(“跨越,再跨越)
    2023年教育部命制四套试题作文:
    2023年新高考卷:好故事是有力量的
    2023新高考卷:安静一下不被打扰  (少年学习、生活、成长空间)
    2023年全国甲卷:“技术发展”对人的意义
    2023年全国乙卷:一花独放不是春(合作共赢)
    2024年教育部命制的九省联考四套试题作文:
    安徽、贵州卷:文化遗产
    广西、吉林卷:亲人、朋友之间送礼还是送钱”
    河南、黑龙江、甘肃卷:交错带 (单概念作文)
    新疆、江西卷:报考大学时专业选择
    A、比较探寻规律:
    1.从作文主题上看,立德树人是基点。2021年建党百年,2022年建团百年,2023年讲好中国故事,科技发展与人的生活,合作共赢等重大时事热点问题,都在作文题中得到展现。新高考试题历经多年积累,试题不再回避热点,而是直接面对热点,在引导课堂教学与日常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现实热点和生活实践。当年度时政热点值得关注。
    2.从作文类型来看,思辨话题是重点。2021年思辨:全国高考,有8套试题,其中有5套作文呈现出关系型思辨性作文。全国甲试卷“有为与可为”,全国新高考卷“强与弱”,北京卷“生不逢时、安分随时、生逢其时”,上海卷“时间沉淀与价值认可”,浙江卷“取与舍”。2022后思辨:高考全国甲卷“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情境独创”,2022全国新高考卷的“本手、妙手、俗手”,2022全国新高考卷的“选择・创造・未来”,2022高考全国乙卷的“跨越,再跨越。”2023年的“青少年成长空间”,““技术发展”对人的意义”;“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等均为思辨性话题。
    3.从作文材料来看,审题立意是难点。2021年新高考卷的写作试题,材料多有辨证意味,更需要感悟思考,富有哲理,思辨意味浓,思维强度加大。2022年,同是思辨话题,变化很明显,多呈现三元关系,2023年四套命题虽有变化,但本质上仍是引导考生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命题坚持价值引领,注重思辨。2024年的九省联考四道命题,表面上没有思辨,实际上并没有脱离“思辨”的航道,而是希望在“思辨”的理论性和具体生活的实践性之间达成一个平衡,话题内容在广度上拓展,带来深度思考上的难度。同时注重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学生而言,第一步重点,也是难点,就是审题立意要过材料关。
    B、 2024年九省联考启示
    作文一(安徽、贵州)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身边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学校校刊准备开设“文化遗产”主题专栏并向同学们征稿,具体方向包括以下三种。
    (1)向读者介绍一项文化遗产。注意避免过于形式化的说明文风格,应注重其人文内涵;不必面面俱到,力求重点突出。
    (2)陈述某一项文化遗产的历史、现状,在此基础上,谈一谈对它的保护与传承。
    (3)通过讲述你与某种文化遗产的故事,来展示这项文化遗产的魅力。
    请选定一个方向完成文章写作。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二(广西、吉林)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亲人、朋友之间互赠礼物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现象。一些人认为接受礼物的一方可能并不需要这个礼物,与其精挑细选不如直接把买礼物的钱送出去,这样对方就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明确立场和观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三(河南、黑龙江、甘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材料I提到自然带的边缘交错地带较为敏感,当环境出现波动时,它们会最先发生改变,进而推动整个地区产生变化。其实,历史发展、社会变迁、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乃至生活中的问题解决,都有类似的“交错带”。
    请以“交错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四(江西、新疆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报考大学时选专业是关系到个人发展的决策。你想选择哪个专业?为什么这个专业对你重要?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C、作文命题分析
    九省联考给我们提供了四套作文,分别是“选专业”“送礼还是送钱”“交错带”“文化遗产”。
    这四道作文题一经面世,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其中呼声最高的莫过于:
    “新高考不走思辨了吗?”
    其实,恰恰相反,这四道作文题并没有脱离“思辨”的航道,而是希望在“思辨”的理论性和具体生活的实践性之间达成一个平衡,既不走高度抽象、过分哲学化乃至脱离生活的纯理论路线,也不走一味堆砌实例素材、社会热点的假大空路线,而是试图聚焦学生个体,问出“元芳,你怎么看?”的问题。
    从这四道作文题目看,命题材料的表述简练,任务指向明了,大大降低了审题门槛。由此可见,备战2024年高考,还得保持定力,扎实练好基本功。
    一是关注社会生活,为时而著。综观四道作文试题,均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无一不在引导考生时刻关注社会,密切联系生活。二是注重思辨写作,深入开掘。思辨性,就是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注意作文材料中诸多关系的阐发,学会对立辩证、多角度分析、多层面论证说理。
    三 、2024考前作文重点题型复习
    从2021到2023,再到2024教育部九省联考,作文一直处在重要转型中。这些变化是连续性的,从新老高考的“交错带”过渡的平稳性角度考虑,2024高考作文当然肯定会有一些新变化,但不可能有大变化。2024年高考考前作文“四个关注”:
    1.要关注时事政治作作文。预测2024年高考四套试题中,至少有一道时政素材的作文题。
    高考命题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学生,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激励学生,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从时政角度分析,每年高考作文都有不同程度涉及。
    2022年语文全国乙卷作文围绕“北京:双奥之城”组织信息,集中体现新时代我国在体育、科技、交通、经济等方面的卓越与跨越,引导学生体会奥运会成功举办背后的国家力量和制度优势,将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2022年新高考卷发建团百年为时代背景,材料从科学家、摄影家和建筑家三个人物的职业选择、职业精神和职业理想切入,引导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023年新高考1卷体现的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故事,其中中国故事,中国速度,中国力量等热点话题,在此题中均有涵盖。2023年的全国甲卷及全国乙卷分别涉及到科技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时政大事。2024年的九省联考涉及的是文化传承,社会变迁的交错带,专业选择等时政题材。
    故大胆推想,2024年命题将延续这一风格,聚焦时代重大现实问题、关键历史事件、社会热点话题、科技前沿进步、伟大建设成就等,着重考查学生的家国情怀、奋斗精神、责任担当与理想信念,以及美育、体育、劳动等领域的道德品质。
    关注时政,不仅是为写时事类作文的需要,也是丰富作文素材的必须。无论是写哪一类的作文,考生都需要联系社会现实来论述观点,而最新鲜的时事素材是我们的首选。一句话:时政热点要关注,时政素材要积累。
    2.要关注思辨作文。预测,2024年高考的四套试题中,思辨话题仍然是大概率。
    思辨作文和主体方向是不会改变的。作文材料会给出思辨的双方或多方,让考生对其中的思辨关系加以阐述,难度在于对概念内涵的理解、怎样找准角度怎样把思辨关系说清、怎样联系社会现实把道理说透彻。
    3.要关注传统文化。预测,传统文化题材作文也是大概率,主要表现在作文材料取材于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高考语文命题的文化要素,构成命题的重要内容。作文中的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作文材料中,以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名言名句、文化现象等形式出现,“取材传统,观照现实,照亮当世”,让考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思辨性、批判性、创新性思考,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对传统文化进行新时代的传承和发扬。
    4.要关注美育话题。预测,美育或者含有美育话题的作文有可能出现。
    “五育”的教育理念是我国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五育”并举成为培养新时代人才的教育方式。“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成为高考命题要求。“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内容之一。德体劳在往年高考作文中出现过,2024年,美育是可选的重要话题。
    5.漫画作文。有可能出现。

[1]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