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笔试)中学语文学科考试大纲

share

福建省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笔试)
    中学语文学科考试大纲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来闽考察的重要讲话精神,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选拔乐教善教适教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结合福建省教育教学实际,制定本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1.考试目标
    ⑴考查考生中学语文学科基本知识和关键能力。
    ⑵考查考生高等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⑶考查考生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应用情况。
    2.能力要求
    语文学科能力要求分为六种,即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应用和探究创新,并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审美、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应用:指对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为基础,主要表现为语文知识的应用和教学技能的应用。
    F.探究创新:指探讨疑难问题,具有独到之见;摸索教学方法,能够另辟蹊径。这是对各种知识、技能加以融会贯通而形成的高级能力。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可以有难易程度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范围与内容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福建省《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以及教育部关于高等院校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写作和中学语文课程教学论等课程的一般要求,并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确定考试内容。
    (一)中学语文基本知识
    1.语言知识与应用
    ⑴汉语拼音和汉字的正确书写和使用。
    ⑵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使用(能力层级:A,B,E)
    ⑶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层级:C,E)
    病句类型主要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⑷语法和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使用(能力层级:E)
    常见修辞方法指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⑸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和得体(能力层级:E)
    2.古代诗文阅读
    ⑴背诵和默写常见的古诗文名句名篇(见附录Ⅰ。能力层级:A,B)
    ⑵重要作家作品的知识和古代文化常识识记(能力层级:A,B)
    ⑶文中句子的断句和理解、翻译(能力层级:B,E)
    ⑷文章内容的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情感态度的分析、评价(能力层级:C,D)
    ⑸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层级:D)
    3.现代文阅读
    ⑴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文章结构的分析、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评价(能力层级:B,C)
    ⑵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层级:D)
    4.写作(能力层级:E)
    (二)高等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相关的专业知识
    1.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
    《论语》,《孟子》,《庄子》(能力层级:B)
    2. 中外文学史
    ⑴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见附录Ⅱ。能力层级:A,B)
    ⑵中外文学史上著名文学流派(社团)(见附录Ⅲ。能力层级:A,B)
    ⑶古今中外著名文学作品的理解、分析与鉴赏(能力层级:B,C,D)
    3.文学基本理论
    ⑴文学理论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力层级:B)
    ⑵文学理论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层级:B,C)
    4.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
    ⑴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力层级: A,B)
    ⑵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层级:B,C)
    5.写作学
    写作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写与语文教育教学相关的论述类文章(能力层级:B, E)
    (三)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1.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知识
    (1) 课程标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层级:B,E)
    ①正确理解和应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包括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实施建议和附录)
    ②正确理解和应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和附录)。
    ⑵中学语文教学论基本知识(能力层级:A,B)
    ①中学语文教学方法
    ②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种类、特点与功能
    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
    2.中学语文教学基本技能
    ⑴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层级:C,E,F)
    能根据所提供的教材文本、教学任务进行书面设计。
    ①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与规范表述
    ②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教学重难点的选择
    ③中学语文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体的恰当选用
    ④中学语文教学过程的合理设计
    ⑵教学案例评析(能力层级:C,E)
    ⑶中学语文学习评价(能力层级:C,E,F)
    ①中学语文测试的设计
    ②中学语文学习质量的评价
    三、考试形式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试卷分值:150分。
    四、试卷结构
    1.主要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教学设计题、案例分析题、写作题等。
    2. 内容比例:语文学科专业基础主干知识约占60%,中学语文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约占40%。
    3.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占30%,中等难度题约占50%,较难题约占20%。
    附录
    Ⅰ.背诵和默写常见的古诗文名句名篇
    (一) 背诵、默写7-9年级古诗文60篇(具体篇目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附录1)中的名句。
    (二) 背诵、默写高中古诗文32篇、诗词曲40首(具体篇目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附录1)中的名句。
    Ⅱ.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
    (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家作品
    《诗经》
    屈原《离骚》
    庄子《逍遥游》
    司马迁《陈涉世家》
    曹操《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
    陶渊明《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饮酒》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
    孟浩然《过故人庄》《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王维《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渡荆门送别》《峨眉山月歌》《行路难》《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杜甫《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楼》《江南逢李龟年》“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韩愈《马说》《师说》《进学解》《祭十二郎文》《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刘禹锡《陋室铭》《乌衣巷》《秋词》《竹枝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
    柳宗元《捕蛇者说》《黔之驴》“永州八记”《渔翁》《江雪》
    杜牧《江南春绝句》《清明》《泊秦淮》《秋夕》《赤壁》《阿房宫赋》
    李商隐《夜雨寄北》《乐游原》《锦瑟》《无题》
    范仲淹《岳阳楼记》《渔家傲·秋思》
    欧阳修《醉翁亭记》《秋声赋》
    王安石《元日》《泊船瓜州》《登飞来峰》《伤仲永》《游褒禅山记》
    苏轼《题西林壁》《水调歌头》《江城子·密州出猎》《浣溪沙》《赤壁赋》《石钟山记》
    李清照《如梦令》《武陵春》《声声慢》
    陆游《书愤》《示儿》《游山西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卜算子·咏梅》
    辛弃疾《西江月》《破阵子》《清平乐·村居》
    文天祥《正气歌》《过零丁洋》《〈指南录〉后序》
    关汉卿《窦娥冤》
    马致远《汉宫秋》《天净沙·秋思》
    施耐庵《水浒》
    罗贯中《三国演义》
    吴承恩《西游记》
    曹雪芹《红楼梦》
    (二)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作品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祝福》《野草》
    茅盾《子夜》《林家铺子》
    郭沫若《炉中煤》《屈原》
    巴金《家》《寒夜》
    老舍《四世同堂》《茶馆》
    曹禺《雷雨》《日出》
    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孙犁《荷花淀》
    钱钟书《围城》
    沈从文《边城》
    (三)中国当代文学作家、作品
    北岛《回答》
    舒婷《双桅船》
    海子《海子的诗》
    余华 《活着》
    莫言《红高粱》
    阿城《棋王》
    韩少功《爸爸爸》
    汪曾祺《受戒》
    张承志《北方的河》
    贾平凹《腊月·正月》
    王小波《黄金时代》
    余秋雨《文化苦旅》
    四、外国文学作家、作品
    荷马《伊利亚特》《奥德赛》
    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
    但丁《神曲》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歌德《浮士德》
    雨果《巴黎圣母院》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
    托尔斯泰《复活》《安娜•卡列尼娜》
    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海明威《老人与海》
    卡夫卡《变形记》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塞缪尔·贝克特《等待戈多》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
    泰戈尔《吉檀迦利》
    Ⅲ.中外文学史上著名文学流派(社团)
    一、中国古代文学
    屈宋、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初唐四杰、盛唐田园诗派、盛唐边塞诗派、唐宋八大家、苏辛词派、宋词婉约派、元曲四大家、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桐城派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学研究会、中国诗歌会、论语派、左联、语丝派、现代评论派、荷花淀派、山药蛋派、伤痕文学、朦胧诗派、先锋派、改革文学、寻根文学
    三、外国文学
    人文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唯美主义、现实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自然主义、后现代主义、古典主义、迷惘的一代、魔幻现实主义、新感觉派
    原标题:福建省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笔试) 中学语文学科考试大纲
    文章来源:*://jyt.fujian**/wsbs/xzzx/202401/t20240111_6377429.htm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