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河南青桐鸣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及参*

share

河南省青桐鸣2025届高三十月大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城市走红出圈主要体现在文旅融合的魅力上,但迎接考验的是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治理能力。“网红城市”往往对应的是消费者的“打卡”,这是典型的符号消费。但对于城市来说,以高质量的产业和服务,吸引消费者沉浸式体验,远比拍摄几张美照、几段点赞量高的短视频,更能让人产生长久的城市认同。也就是说,在城市形象建设中需要科学处理“虚实”业态的关系,将虚拟空间造景和实体空间造境有机结合,合理配比“吃住行游购娱”等文旅产业和商业服务,并将不同业态都纳入城市形象建设的总体框架,始终将城市的文化品格作为价值追寻,这样才能真正让人“近悦远来”,流连忘返。
    把宜居宜业宜游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作为城市发展的持续追求,这是“网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追求。为此,一方面,要推动新技术、新场景、新模式持续涌现,以满足市民和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在空间布局上,要持续深化文旅多空间功能协同,将文旅融合的理念深度融入城市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设施配套、产业转型中,保障城市发展的有序性和可持续性,还要确保城市规划实施的连续性,为市民和游客提供顺畅、便捷、安全、舒适的公共服务和旅居体验。另一方面“网红城市”拥有的不仅仅是特色符号,还有文化元素与城市底蕴。如果一个城市的灵魂,即城市的文化与精神没有真正体现出来,“网红城市”热度必将难以维持。为此,应持续深化“以文化人”来提升市民素质和文明程度,打造具有独特魅力与活力的城市形象,彰显城市的现代文明、厚重底蕴和鲜活亲和力,赢得新消费群体的持续青睐。
    以人为本是各项城市建设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只有在城市形象打造中充分考虑民生,才能真正让城市形象的“面子”找到与之相配的“里子”,才能让“流量”变“留量”。可以说,城市形象要以常住居民和外来游客的生活需求和文化认知为基础,避免大而全的、空洞的形象工程,要尊重老百姓对地域历史文化、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品格的解读,为人民的“地方感”找到真切和可持续营造的实体空间依托和具象符号表达。在具体实践中,可通过梳理城市的人文地理禀赋,找到这座城市“文脉”中的“第一”或“唯一”,在此基础上打造旅游目的地组合及文旅产品体系,形成较为成熟的文旅主题品牌和新的营销格局。
    (摘编自秦国伟《如何让网红城市红得更持久》)
    材料二:
    哈尔滨――从产品上新到服务升级
    2023 年冬天,哈尔滨冰雪旅游十分火热;2024 年暑期,哈尔滨的文旅热潮是否持续?
    统计数据显示:署运首月,哈尔滨机场旅客吞吐量达226 万人次,比2023 年同期增长11.4%,创历史新高。
    除了凉爽的微风、充满历史风情的建筑和特色小吃,2024年哈尔滨还上新了多个暑期旅游产品。哈尔滨国际啤酒节有了生态露营区,冰雪大世界里有了酷暑也能赏冰雪的超大型室内冰雪主题乐园,松花江上首次推出夏暑季节江上实景沉浸式演出,刷新了游客对这座城市的印象。
    除了产品上新,哈尔滨还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各部门各单位了解游客需求,加快补齐短板。为方便游客拍照打卡,哈尔滨索菲亚景区延长夜间亮化时间;有游客发现餐厅菜量大、易浪费,哈尔滨道外区商务局等单位发出《推广“小盘菜”抵制餐饮浪费倡议书》;有游客觉得民宿缺乏特色,今年哈尔滨多家民宿还原哈尔滨的老式建筑风格,让游客品味历史文化。
    敦煌――从传统参观到沉浸体验
    壁画纤毫毕现,飞天翩跹起舞……在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刚看完《梦幻佛宫》的游客刘璐赞叹不已:“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仿佛触手可及。”
    《梦幻佛宫》是以石窟艺术为题材的超高清8K 数字球幕电影,影片全方位展示了英高窟的7个经典洞窟。“数字壁面是原作的4倍大,在银幕上看比在洞窟看更清晰。”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俞天秀说。先看电影,再参观莫高窟,游客的体验更好了。
    借助 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敦煌的文旅体验场景更加引人入胜。
    走进“寻境敦煌――数字敦煌沉浸展”,游客戴上 VR设备,瞬间跨越千年;沿“飞天”专题线路游览,在AR场景中和九色鹿合影;打开手机小程序,可听莫高窟官方虚拟人讲述千年洞窟的历史变迁……
    “数智技术既能有序调节客流,更好保护洞窟,又能提供丰富的参观体验,让游客充分感受莫高窟的历史文化价值。”敦煌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冯颖超说。
    2023年以来,敦煌推出洞窟式沉浸体验剧《乐动敦煌》、大型情景音画剧《千手千眼》等四台剧目驻场演出。四台剧目全部取材于敦煌历史文化,借助移动舞台、全息投影、数字灯光等高新技术,让广大游客近距离感受到了敦煌艺术文化的魅力。据统计,四台剧目 2023年累计演出 1998场,接待游客113.54 万人次。
    2024 年,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万人星空演唱会”更是火爆出圈。夜幕降临,音乐响起,游客聚于鸣沙山、相望月牙泉,放声歌唱;灯笼亮起,敦煌夜市“沙州食驿”的美食摊位前,摩肩接踵的游客寻味丝路……
    敦煌旅游热持续升温,截至7 月 31 日,敦煌2024 年累计接待游客超 445 万人次,相比2023年同期增长近20%。
    (摘编自申智林、刘梦丹、王锦涛《网红城市如何长红》)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网红城市”如果只能吸引消费者“打卡”,无法以高质量产业和服务吸引消费者沉浸式体验,则很难保持长红。
    B.城市的文化和精神是其灵魂,如果一座城市没有将自己的灵魂真正展现出来,就无法赢得新消费群体的青睐。
    C.城市“文脉”中的“第一”或“唯一”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在城市的人文地理禀赋中,可以通过梳理将其发掘出来。
    D.2024年暑期哈尔滨的文旅热潮能够持续,不仅因为其气候、建筑等地域特色,还与其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密切相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将城市的文化品格作为价值追寻,对城市的现代化治理能力提出了要求。
    B.持续深化文旅多空间功能协同,势必需要城市多个部门高度配合、共同努力。
    C.城市形象打造充分考虑民生、兼顾居民和游客的需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D.在银幕看比在洞窟看更清晰,在洞窟看比在银幕看更有历史感,二者各有所长。

[1]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