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稷);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阁);三曰谋叛(谓谋背国从伪)…

share

    题型: 判断题 难度: 一般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稷);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阁);三曰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
    ――张晋落《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中国封建社会法律的本质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2)据材料二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和材料一对比,两则材料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1804年制定的《法国民法典》,就继承了古罗马《法学阶梯》的人法、物法、诉讼法的体例;而1900年实施的《德国民法典》则是以古罗马《学说汇纂》为蓝本的,形成了总则、债法、物法、亲属法、继承法。法、德两国的民法体系,又为瑞士、意大利、丹麦、日本等众多国家直接或间接的加以仿效。 (4)依据材料三,说明罗马法与近代西方国家法典的关系。并结合史实指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法制建设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的两部法典有何相同之处。并说明它们实施的结果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五:新中国成立之初,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一系列法律,初步形成新中国法律体系的雏形。当时党内高层,认为法律的主要功能是对敌专政、惩罚犯罪分子。比如,1957年7月,中央规定地方司法机关向地方党委负责。辩护制度、律师制度被批判为“替坏人说话,敌我不分,为阶级敌人开脱、掩护”。
    材料六: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注重法制建设,已制定宪法和现行有效法律(截止2010年)共237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保护改革开放和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仅以1982――1992年为例,我国颁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修正)、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专利法、著作权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继承法、工会法、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矿山安全法、传染病防治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矿产资源法、水法、草原法、渔业法、森林法等。
    ――摘编自赵惜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展历程的全景回顾” (6)根据材料五,六,概括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时期法律建设的基本特点和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对危害统治的行为给予严惩。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2)平等;人权;理性;法律至上;正义;保护私有财产等。
    (3)材料一表现了法律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材料二则表现为法律是维护人的基本权利的工具。
    (4)关系:罗马法是近代西方国家立法与司法提供了法律蓝本。态度:各国政府十分重视法律的制定;在英国出现了1689年《权利法案》、美国的1787年宪法、法国的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国的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等。
    (5)相同之处:都体现了启蒙思想(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等);都反对君主专制;实行共和制度;都实行三权分立;结果及原因:《临时约法》遭到破坏;不适合中国国情,袁世凯掌握实权。1787年宪法成功实施;资产阶级力量强大,并掌握国家实权。
    (6)建国初期重在维护社会秩序,阶级斗争色彩浓厚。原因:A、新中国政权刚刚建立,社会矛盾较为复杂。B、阶级斗争观点的影响。C、两极格局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重在促进改革开放顺利进行;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或公民权益的保护);保护人们的持续发展。原因: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经济发展为中心;B、国际形势主要表现为和平与发展。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还有兴趣 看过此文章的网友同时还看了:




网友评论 快速导航 培训信息 特别说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都教育所提供的招生和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都教育”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都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都教育”。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新都教育)”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邮箱:newdu2004@tom*
  本网欢迎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newdu2004@tom* 高考栏目导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考网为高考考生提供高考动态、高考招生信息、高考政策大纲、高考作文、高考试题、高考语文、高考数学、高考英语等高考辅导资料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4-2009 Newdu*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为非经营性网站,收藏资料纯属个人爱好,若有问题请联系管理员:newdu2004@tom*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