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名校高三模拟预测作文题及范文:文明的交响――和谐与共融
2024年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文明的交响――和谐与共融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3年12月初,首届“良渚论坛”在杭州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300多名嘉宾齐聚一堂,开启“穿越古今”的文明对话,探寻不同文明间的相互学习之道。这次不同文明间的对话,是一场跨越古今、区域、民族的时代性对话。当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大潮不断奔涌而来,文明对话该如何开展?是求同存异,达成共识;还是存同求异,各求缤纷?亟待我们选择恰当的学习之道。
请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记叙性材料作文题。
这道题的写作主题仿似2023年全国乙卷“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作文题,同样都在谈论不同国家文化的关系以及如何对待不同国家文化。材料语概述了首届“良渚论坛”召开的新闻事实,并结合了文明对话这一时代话题,引出对学习之道的两种选择:一种是求同存异,达成共识;另一种是存同求异,在共识的基础上求异。其实,二者表达的意思有相同之处,只是在“同”和“异”上各有侧重,前者侧重求同,后者侧重求异。考生要写好此次作文,要了解几个关键词的含义:
1.求同存异和存同求异:“求同存异”意思是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出自《礼记・乐记》,它强调谋大同,存小异,最终指向的是包容并蓄。“存同求异”则和《论语》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和而不同”有异曲同工之义,“存同”是多元的统一,“求异”是和平共处下的百花齐放。在此意义上,这两种学习之道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写作时既可以选择其中一种论述,也可以对二者进行辩证讨论。
2.“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所谓“世界之变”,主要表现在大变局席卷世界每个角落,全球范围都在发生不同以往的深刻变化,比如世界多极化,发达国家的内部矛盾,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困境。所谓“时代之变”,主要指决定和标识当今时代重要特征的世界大势正在发生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国家间互动、冲突乃至战争等方面的形态,比如经济全球化,新一轮科技革命等等。所谓“历史之变”,最主要的体现就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种理论学说、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将在全球范围内并存互鉴,而且资本主义面临的问题将再度增多、社会主义的影响将重新增大,比如资本主义的演化,社会主义的崛起。总体来说,变化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要求考生应该看到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和困难还是不少的。
我们需要认识到文明的“共识”和“缤纷”并非对立,因此对学习之道的选择,只要适合就是恰当的、正确的选择。
写作时,考生要紧扣“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背景,谈个人、集体、国家、民族在文明对话中对学习之道的选择。具体写作时,考生可以简单引述材料内容,明确提出观点:求同存异达共识,探寻文明学习之道。接着阐述为什么要“求同存异达共识”,因为只有谋大同,存小异,包容并蓄,才能确保世界文明繁荣发展;才能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然后分析文明之间应该如何做到“求同存异”,考生可以列举古今中外的例子来论证说明,比如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促进战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发展;比如灿烂的敦煌文化正是古代丝绸之路沿路民族和国家存同求异的结果等等。最后,升华主题,说明只有求同存异达共识,才能超越文明隔阂,才能避免文明冲突,才能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立意:
1.求同存异达共识,探寻文明学习之道。
2.文明存同求异,学习求同存异。
3.学习有道:共识和求异并行不悖。
4.求同存异和存同求异都是恰当的文明学习之道。
【佳作赏析】:文明的交响――和谐与共融
在2023年12月初的良渚论坛上,我仿佛置身于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交响乐中。3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如同不同的乐器,共同演奏着人类文明的华章。这场论坛不仅是文明的对话,更是心灵的交流,激发了我对于文明交流的深刻思考。
文明的对话是一场跨越古今、区域、民族的时代性对话。在这次对话中,我看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也看到了世界各文明的独特魅力。我听到了古老文明的智慧,也听到了现代文明的创新。我感受到了东方的静谧,也感受到了西方的激情。这一切,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然而,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大潮,我们应该如何开展文明对话呢?是求同存异,达成共识;还是存同求异,各求缤纷?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深思的问题。
在我看来,文明对话应该是一种和谐与共融的过程。我们应该在尊重彼此差异的基础上,寻求共同点,达成共识。正如交响乐中,不同的乐器在尊重彼此独特性的同时,共同演奏出和谐的音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文明的交流与共融,让各种文明在碰撞中激发出新的火花。
在文明的交响乐中,每一个人都是乐手,每一个文明都是独特的音符。我们应该用开放的心态去聆听、去学习,从不同的文明中吸取养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同时,我们也应该用自己的声音,去参与这场交响乐的演奏,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感受到我们的热情。
处理好文明对话的过程,就像是指挥一场交响乐。我们需要有清晰的视野,洞察各种文明的独特之处;我们需要有宽广的胸怀,接纳各种文明的差异;我们还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捕捉文明交流中的微妙之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场文明的交响乐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演奏出自己的旋律。
我想起了那句诗:“和而不同,天下大同。”这句话道出了文明对话的真谛,让我们明白,文明的交流,不在于消除差异,而在于尊重差异,实现和谐与共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世界的舞台上,共同演奏出人类文明的华章。
在这文明的交响乐中,我们都是参与者,都是演奏者。让我们用心聆听,用行动演奏,让文明的交响乐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回响。因为,文明的交流,不仅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机遇,是我们共同创造美好未来的机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