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常识判断哲学考点:真理与认识
马克思把实践引入哲学,就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因为马哲认为: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终极理论,这个理论会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的向前推进,进而才保证理论的正确。为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的首要的观点是实践。但今天中公教育要谈的不是实践,而是与实践相关的认识与真理。
认识,是指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一方面,由于认识的对象是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又是不断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另一方面,认识的主体是人,人的认识会受到原有的知识储备、主观好恶等影响,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认识不都是正确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为此,不管是初级阶段的感性认识还是高级阶段的理性认识都有正确认识与错误之分。
真理,是指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从内涵中我们能够认识到真理均是正确的,这里就可以得出真理和认识的主要区别——有无正确之分,只有那些正确的认识才是真理。就是因为真理和认识的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可以用认识知识来解释真理的相关内容,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例题:中央对经济的发展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要求,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再到可持续发展,反映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理念一次次转变和创新的过程。体现的哲理是:
A.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
B.认识是实践与理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人类真理的追求是一个相对短暂的过程
【答案】C。中公解析:题干讲述的内容是认识随实践的推进在不断往前发展,但这里又有一个隐含的内容,我国不同时期内的国情不同,为此我们的经济发展理念随之变化,C项符合题意。因为不同时期的发展理念都是符合要求的,都是真理不涉及谬误,A选择不符合题意。B项是错误选项,因为是实践决定认识,理论与实践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指正确的认识。D项是错误选项,真理具有相对性,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故本题答案为C。
Q: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何因实践实现革命性和科学性统一?
A: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理论会随着实践的深入不断向前推进,保证了理论的正确性,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的首要观点。
Q:认识的定义是什么?
A:认识是指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Q:为什么人们对一个事物的认识不都是正确的?
A:一方面,认识的对象是纷繁复杂且不断变化的客观世界,其本质暴露有过程;另一方面,认识的主体是人,会受原有的知识储备、主观好恶等影响。
Q:正确认识要经过多少次反复才能完成?
A: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Q:真理的定义是什么?
A:真理是指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Q:真理和认识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A:有无正确之分,只有那些正确的认识才是真理。
Q:为什么可以用认识知识解释真理的相关内容?
A:因为真理和认识有内在联系。
Q:实践是检验什么的唯一标准?
A: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Q:例题中体现的哲理是什么?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Q:例题中为什么 A、B、D 选项不符合题意?
A:因为不同时期的发展理念都是符合要求的,都是真理不涉及谬误,所以 A 选项不符合题意;实践决定认识,应该是认识与实践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 选项错误;真理具有相对性,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D 选项错误。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