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share

江苏省南通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互联网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连接,深刻改变着人们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饭圈文化,就是这一论断最具代表性的证明。
    所谓饭圈,指某个明星或者明星组合的粉丝形成的群体。不过,与单纯追星不同,饭圈往往有着严密的组织、统一的身份标识,在线上线下具有强大的动员和组织能力。有人直言:“读懂年轻人,从饭圈开始”,也有人大胆预测“被中年人忽视的饭圈,正酝酿一场摧枯拉朽的代际变革”。不管同意与否,饭圈文化正在深刻影响着网络生态和年轻人,这是不争的事实。饭圈在中国的兴起,有着非常现实的原因。从明星角度来看,超高人气见证受欢迎程度,更意味着丰厚的商业价值。一些流量明星和经纪公司不遗余力打造“粉丝帝国”、通过宠粉来固粉,目的就是维系这一利益链条。而从粉丝角度来看,饭圈深信爱豆的成功和荣耀基本上来自于粉丝,在参与中重塑偶像与粉丝的关系,也带给自己满足感。正是这种互动模式,催生了饭圈极大的行动力。
    分析饭圈行为的动力机制,有学者将其来源归结为“嗨动力”。粉丝在与偶像的互动中,追求的不是物质利益和个人得失,而是单纯觉得这件事情有意思,获得的是精神满足。这种分析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来理解饭圈文化与这个时代更为深层次的关系。相比较以往,今天的90后、00后们生活在一个物质富足年代,告别了生存压力,有了更多条件去追求想要的生活,更多的勇气去实现“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目标。由喜欢而形成的自发行为,成为我们这个时代走向富裕、开放、多元的生动注脚。
    物质条件的满足为年轻人嗨起来提供了可能。不过,这种观点有过于乐观的嫌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的进程;互联网的普及,提供了人以群分的新途径。饭圈的形成,让年轻人得以在兴趣爱好的牵引下走到一起,在重新界定“我们”中获得情感的慰藉,在集体的名义下增强了行动勇气。从这个角度来看,就更能理解,为什么饭圈有着非常严格的边界划分,任何异于群体的言论都将面临“踢你出群,开除粉籍”,为什么饭圈的集体行动力中往往暗藏着非理性的因素,给网络空间制造了张力。
    任何标签化、简单化评价一个群体好坏的做法,都需要谨慎。面对饭圈,需要宽容理解,也需合理引导。年轻人追求嗨无可厚非,也要把握好分寸,划定好边界。
    (摘编自人民日报评论《饭圈的“嗨动力”,究竟来自哪里?》)
    材料二
    饭圈文化不仅仅是粉丝和偶像的双向互动,而是一个互联网平台、明星经纪公司、粉丝、偶像多维交织的联结网络(如图所示)。明星经纪公司和平台构成资源兑换关系,交易的筹码就是明星经纪公司手握的偶像、每一位偶像背后携带的巨量粉丝及其庞大的数据生产能力和文化消费能力。正因如此,明星经纪公司格外重视粉丝社群的运营和维护,也因此产生了粉丝社群运营这个新工种。
    在饭圈内部的权力差序格局之下,粉丝运营、平台资本、产业逻辑都对粉丝的自我赋权进行规训。粉丝的数字主体性和自主行为受到多方权力的制约和剥夺。若想改变这一现状,则需要新的饭圈文化交往规则的塑造,通过改变饭圈内部层层递进的权力格局更新交往礼仪,重拾平等、开放、互相尊重的社群关系。另外,饭圈应援产业链存在诸多灰色地带,如集资的规范和边界、公共财产的使用与管理,都需要社会公权力的监督。如此,才能在文化共生之中共创未来,建立起一个健康多元的饭圈文化生态。
    独特的视觉符号、语言风格、文本特征等文化模因为不同的文化圈子划定了一条明确的边界。例如,饭圈文化经常使用的字母缩写、圈内“黑话”,这些符号清晰地标志着一个粉丝的身份属性。近年来饭圈文化越来越多地与社会议题相联动,饭圈内部的文化模因也越来越溢出圈层边界。所谓破圈应该是圈层群体的眼光向“外”看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向“下”看的过程,意味着一个个“为爱发电”的饭圈群体将对偶像的个体之爱扩展到更广泛更深远的社会关怀。
    饭圈文化是一种拥有技术和阶层门槛的文化样态。它虽然是存在于网络媒体之中的界面文化,但因其内部的组织性和外部的症候性而具有比其他网络文化更强大的动员潜力和现实意义。正因如此,饭圈文化应该更多地突破自身文化圈层的疆界而朝向社会的弱势群体,用其所携带的自组织性去参与到变革性的社会实践之中,将目光所及不止局限于自身的既得利益和资本逻辑,而是用网络文化和媒介技术的力量进行价值整合和群体融合,跳脱出原子化个人的状态而与他人建立情感纽带和真切关联,以饭圈作为一面现实之镜,让个体在进行自我投射的同时亦能看向他人、看向社会、看向结构。这是饭圈文化的特殊性所在,也是饭圈文化未来发展的方向所在。
    (摘编自胡泳刘纯懿《现实之镜:饭圈文化背后的社会症候》)
    1.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饭圈“嗨动力”主要来自于物质条件的满足,物质富足让年轻人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其中。
    B. 饭圈的兴起,不仅给粉丝带来了满足感,而且让他们获得了情感的慰藉,增强了行动的勇气。
    C. 饭圈群体“向外看”或“向下看”,意味着将对偶像个体之爱扩展到更广泛深远的社会关怀。
    D. 两则材料都涉及饭圈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从不同层面对饭圈文化的健康发展提出了科学建议。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日常生活紧密连接,备受关注的饭圈文化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
    B. “被中年人忽视的饭圈,正酝酿一场摧枯拉朽的代际变革”,说明饭圈文化将颠覆传统观念,推动社会变革。
    C. 现有的饭圈内部的权力差序格局的局限性破坏了平等、开放、互相尊重的社群关系,这种现状应得到改变。
    D. 饭圈文化具有内部的组织性和外部的症候性,这些特点使得它比其他网络文化更具有动员潜力和现实意义。
    3. 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一中饭圈行为动力机制来源为“嗨动力”的一项是(   )
    A. 粉丝们为参加奥运会的偶像制作精美的加油海报,在网络上积极分享传播,表达对偶像的支持和喜爱。
    B. 粉丝以偶像参加奥运会契机,自发组织体育知识科普活动,向更多人传播体育精神。
    C. 某些粉丝组织人员在社交平台上为自己的偶像刷数据、控评,从而来提高自己直播间的流量。
    D. 粉丝在奥运会期间理性讨论偶像的表现,客观分析比赛结果,与其他粉丝友好交流体育赛事。
    4. 结合材料二,在图表的A、B、C、D处分别填上合适的对象。
    5. 韩红成立爱心慈善基金会后,粉丝们纷纷捐款捐物、出人出力;奥运会后,潘展乐解散了唯一粉丝群“潘展乐看台区”;B站对一些以引战、拉踩为目的的明星对比视频进行下架处理……请你结合材料内容,谈谈如何正确引导饭圈文化健康发展。

[1]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