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讲座言论引发学校不满,差点被告

share
你比如说就是我,我就祸从口出,这个事差点没上法庭,成为被告,你知道吧?为什么呢?有一个学校要去告我,因为当时我在讲座的时候,我说了这样一句话,大家还记得吧?我说你们记住,黑龙江有三个学校名字叫的比较像,哈工大,哈尔滨工程大学,哈理工对吧?我说我还说哈工大是最牛逼的那一个,结果哈尔滨工程大学就不乐意了,知道吧?给我发了一个正式的法律公函,要求我公开道歉,不道歉就要去告我,你知道吧?啊,你作为个老师怎么能这么说话呢?你来过我们学校吗?你了解我们学校吗?你就说我们有狗屁不是?我们校成立于哪一年,哪一年?当年几个大学合并的,现在有的专业在黑龙江都一本招生了,我们学校这么好,你说我们有狗屁不是?道歉让我道歉知道吧?道歉就道歉对不对?大丈夫能屈能伸对不对?我今天当着这么多人面,我向哈尔滨工程大学道歉,大家听好了啊,哈尔滨工程大学这所学校特别的好,知道吧?我当时在说这句话,我在跟谁比啊?我在跟哈工大比对不对?我说你哈尔滨工程大学比哈工大好,你好意思吗?那哈工大不得让我道歉啊,哈哈哈,冤冤相报何时了啊,对不对?
《关于高校对比言论引发风波的深度攻略》

在当今社会,言论的力量不容小觑。就像在一次讲座中,一位老师因简单的学校对比言论,差点引发大祸。

在讲座时,老师提到黑龙江有三所名字相似的学校,哈工大、哈尔滨工程大学和哈理工,还说哈工大是最厉害的。这本是正常的表达,却没想到哈尔滨工程大学不乐意了,直接发法律公函要求道歉,否则就告上法庭。

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公众场合发言,一定要谨慎。对于学校这样敏感的话题,更要避免不当比较。每个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优势,不能简单地用高低来评判。

如果是学生,在讨论学校时,要尊重每一所学校,不要随意贬低或抬高。要是参加类似讲座等活动,发言前先思考,自己的话是否会引起歧义或伤害到他人。

对于学校来说,也应该加强对学生和教职工的教育,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言论观念。同时,当遇到类似言论纠纷时,要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解决,而不是冲动行事。

总之,这次事件告诉我们,在言论自由的同时,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避免因一时口快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讲座、言论、学校、哈工大、哈尔滨工程大学、哈理工、法律公函、道歉、学校对比、冤冤相报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