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一)
1、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
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朝廷欲革岭南之弊,以隐之为广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
及卢循寇南海,为循所得。刘裕与循书,令遣隐之还,久方得反。归舟之日,装无余资。及至,数亩小宅,篱垣仄陋,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刘裕赐车牛,更为起宅,固辞。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
义熙八年,请老致事,九年,卒。隐之清操不渝,屡被褒饰,致事及于身没,常蒙优赐显赠,廉士以为荣。子延之复厉清操,延之弟及子为郡县者,常以廉慎为门法,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
(节选自《晋书 吴隐之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薪:柴草
B.一箧之宝,可资数世资:积蓄
C.及卢循寇南海,为循所得寇:进攻
D.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革:改变
小题2: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辍餐投箸,为之悲泣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B.①朝廷欲革岭南之弊②饮者怀无厌之欲
C.①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①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②乃至泉所,酌而饮之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及在州M清操逾厉M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M帷帐器服皆付外库M时人颇谓其矫M然亦始终不易
B.及在州M清操逾厉M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M帷帐器服皆付外库M时人颇谓其矫然M亦始终不易
C.及在州M清操逾厉M常食不过菜M及干鱼而已M帷帐器服皆付外库M时人颇谓其矫M然亦始终不易
D.及在州M清操逾厉M常食不过菜M及干鱼而已M帷帐器服皆付外库M时人颇谓其矫然M亦始终不易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论语》中的一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日:“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i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面对纷乱的社会,长沮、桀溺两人和孔子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是怎样看待“辟人之士”的?请简要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交友与处世
万章问曰①:“孔子在陈曰:‘盍归乎来!吾党之士狂简,进取不忘其初。’孔子在陈,何思鲁之狂士?”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②!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岂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
“敢问何如斯可谓狂矣?”曰:“如琴张、曾皙、牧皮者③,孔子之所谓狂矣。”“何以谓之狂也?”曰:“其志EE然④,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⑤,而不掩焉者也。”
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e之士而与之⑥,是狷也,是又其次也。
孔子曰:“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原乎⑦!乡原,德之贼也。”
曰:“何如斯可谓之乡原矣?”曰:“‘何以是EE也?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为踽踽凉凉⑧?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善斯可矣。’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
万章曰:“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人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⑨,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君子反经而已矣⑩。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
(节选自《孟子》)
注:①万章:孟子的门徒。
②狷(juàn):洁身自好。
③琴张、牧皮:未详。曾皙:孔子的弟子。
④E(xiāo)E:志大言大。
⑤夷:语首助词,无义。
⑥e(xié):通“洁”,干净。
⑦原:同“愿”,谨善。
⑧踽(jǔ)踽:独自走路孤单的样子。
⑨佞(nìn溃:能说会道。
⑩反:同“返”,返回。
慝(tè):奸邪。
小题1:对下列句子加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吾党之士狂简简:威仪堂堂
B.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掩:遮蔽、遮盖
C.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憾:仇恨、怨恨
D.孔子以为德之贼贼:残害……的人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词义、用法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而不掩焉者也
②一乡皆称原人焉
③敢问何如斯可谓狂矣
④生斯世也,为斯世,善斯可矣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小题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孟子的弟子万章,对孔子身在陈国却思念鲁国的狂放之士感到不解,认为是错误的。
B.孔子在交友的过程中,首选中道之士,次而选狂放之士,再次选狷介之士;对于乡原之士深恶痛疾,不与交往。
C.孟子认为狂放之士虽然胸怀大志,并能讲一番道理,但他们的行为却常常不能与他们的语言相一致。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加粗的“惑”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C.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与所给成语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 2004-2009 Newdu*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为非经营性网站,收藏资料纯属个人爱好,若有问题请联系管理员:newdu2004@tom*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