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4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评析(附问卷调查)

share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4年全国高考语文评析(附问卷调查)


    2024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共命制全国甲卷、新课标Ⅰ卷、新课标Ⅱ卷3套高考语文试卷。试题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推进高考内容改革,切实将高考语文试卷打造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鼓励青少年立鸿鹄志,练真本事,坚定理想信念,夯实知识基础,提高思维品质,培养科学创新精神。
    一、坚持铸魂育人的思想定力
    试题发挥以文育人的学科优势,引导青少年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1.以党的创新理论培根固本
    试题选取党的创新理论及对创新理论的深入阐释作为阅读材料,考查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
    新课标Ⅰ卷信息类文本阅读的材料一节选自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论持久战》所蕴含的战略思维、所昭示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跨越时空的意义与价值。选文部分文字扼要,层层深入,论辩犀利。*总书记多次谈到过《论持久战》,并以之为例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要善于进行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第5题据此设题,要求学生谈谈《论持久战》对“看问题、想问题”的启示,要求学生理解并运用文本中体现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从全局、长远和大势着眼。
    全国甲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材料节选自学术论文《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与新的海洋文明》。2019年4月23日,*总书记首次提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命运共同体”是维护海上安全稳定、推进全球海洋治理的中国智慧和方案,具有从海洋层面构建合作共赢、和平安宁的命运共同体的重大现实意义。选文从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愿景和路径等方面展开论述。三道试题分别考查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推论能力,引导学生了解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价值,真切体会中国智慧和大国担当。
    2.以爱国主义精神育人润心
    试题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青少年增强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感。
    新课标Ⅱ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材料节选自当代作家孙甘露的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节选部分呈现了隐蔽战线上共产党人陈千里、叶桃的鲜活形象。试题引导学生理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内涵,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为祖国奉献,为幸福生活奋斗。新课标Ⅱ卷信息类文本阅读的材料围绕“探月”主题展开。材料不仅体现出“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更体现出我国科技工作者“努力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的卓越实践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科技报国热情。
    3.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德修身
    试题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积淀的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夯实文化自信。
    新课标Ⅱ卷文言文阅读材料分别选自《史记•魏世家》《史记•留侯世家》和《论衡•非韩》,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将崇德重礼、尊贤敬长转化为自觉行为。古代诗歌阅读选取宋代诗人叶梦得《雨后为山亭独卧》,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以时不我待的热情去建功立业。
    4.以平等对话呵护青少年成长
    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和人格逐渐定型的时期,认识和理解世界时往往还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试题主动走近青年、倾听青年,呵护他们的成长。全国甲卷写作试题“真正的相遇”探讨青少年成长中要面对的“相处”“交流”“相遇”问题,关注他们成长中的困惑,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导他们通过坦诚交流来处理矛盾、解决问题,树立理性的成长观。
    全国甲卷写作试题“真正的相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1]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