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名校高三模拟预测作文题及范文:河流的遐想
2024年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河流的遐想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一条河流曲折向前,不只是为了抵达大海,也是为了流经更多的土地。
这句意蕴丰富的话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篇引语类材料作文,虽然才三个小句,但是充满了哲理和寓意。通过河流的形象,隐喻了人生或事物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元性。理解材料内涵,首先要理解它的寓意,材料三个小句,主要告诉了我们三个道理。
第一个道理:“一条河流曲折向前”这句话,河流是“奋斗者”,它可以是个人、社会、国家等等。可以看出,河流流向大海不是直线性的,而是曲折性的,寓意“任何奋斗者的成功都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恰如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曲折向前的,会遇到各种挑战,充满艰辛”。我们需要有毅力,有不畏困难和挫折的品质,才能继续前进,最终取得成功。
第二个道理:“不只是为了抵达大海”,“大海”象征着“奋斗者的目标和理想”,可以看出河流的目标并不仅仅是抵达终点,如果仅仅把大海作为目标,那么河流可能会选择最直接、最省力的路径前行。但实际上,河流选择了曲折的路径,这说明在它的行进过程中,还有其他重要的因素和考虑。
第三个道理:“也是为了流经更多的土地”,这句话是材料要表达的重点,“不只是……也是……”表示递进,这句和前一句构成一个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表达重点在这一句。“土地”象征着“他者”,可以是他人、他国,甚至是不同文化等,这体现了河流的包容性和奉献精神,寓意人生固然要抵达终点,可沿途有很多风景也值得我们流连驻足。追求目标,我们更应关注过程,珍惜经历,惠及他人。同时,也要有包容心,能接纳他人,学习和吸收他者的多元性和丰富性。
由此可见,这则材料通过河流的形象,传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我们要有奋斗目标,并能不畏困难为之奋斗,沉浸其中。同时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比起关注结果,我们更应关注过程,接纳和惠及他人,包容多元,勇面挑战,过程美才是真的美。实现个人价值与他人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等的同频共振。
参考立意:①上善若水,奔赴大海,泽被万物;②懂得欣赏过程之美,不止为海,更为流经,人生不止为抵达,更为经历;③做人当如水,有容乃大,包容多元,成就自己,成就他人;④享受过程,珍视经历与遇见,沿途皆风景;⑤人生如河,曲折前行,润泽四方;⑥河的德行,人的修行。
【佳作赏析】:河流的低语
在那辽阔的大地上,一条河流蜿蜒曲折,它不仅仅是为了最终的抵达,更是在于沿途的风景。如同我们的人生,每一段旅程都充满了意义,每一次曲折都铸就了成长。
河流的源头,隐藏在群山之中,那里是它的孕育之地。细小的溪流汇聚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积水,它们或许曾经是雨滴,或许曾经是露水,但现在,它们有了新的名字――河流。这名字带着使命,带着对未知世界的向往,缓缓流淌出山谷。
它沿途遇到了各种不同的土地,有的肥沃,有的贫瘠。在肥沃的土地上,河流孕育了绿意盎然的植被,它们依附着河流,河流也滋养着它们。在贫瘠的土地上,河流冲刷出深不见底的峡谷,它们诉说着河流的坚韧与不屈。河流没有因为土地的贫瘠而放弃,反而用自己的力量,为这片土地带来了生机。
河流遇到了各种不同的生命,有的强大,有的弱小。强大的生命在河流中航行,它们如同河流的过客,留下了波澜壮阔的痕迹。弱小生命在河流旁歌唱,它们用自己的歌声,回应着河流的呼唤。河流没有因为生命的强大而傲慢,也没有因为生命的弱小而忽视,它拥抱着每一份生命,给予它们存在的价值。
河流遇到了各种不同的文明,有的古老,有的新兴。古老的文明在河流两岸崛起,它们如同河流的见证者,诉说着河流的历史。新兴的文明在河流旁蓬勃发展,它们如同河流的伙伴,共同创造着未来的辉煌。河流没有因为文明的古老而固步自封,也没有因为文明的新兴而轻视,它滋养着每一份文明,给予它们成长的土壤。
最后,河流来到了大海。这是它的归宿,但更是它的新的起点。在这里,河流融入了大海,它们的界限变得模糊。但河流的灵魂,却依然保持着独立。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更大的生命体,继续向前,向着更远的土地,更低的天空。
这就是河流的故事,它不仅仅是为了抵达大海,更是为了沿途与更多的土地相遇。它的故事,如同一首抒情散文,诉说着生命的坚韧,生命的包容,生命的奉献。它是大自然的诗篇,是大自然的低语,是生命的赞歌。
让我们效仿河流,不仅仅是为了抵达成功的彼岸,更是为了沿途与更多的挑战相遇。让我们在人生的河流中,勇敢地面对困难,包容不同的生命,奉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的人生,如同河流一样,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篇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