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后面题目。百嘉村见梅花龚鼎孽①【古代诗歌鉴赏】

share

    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后面题目。
    百嘉村见梅花
    龚鼎孽①
    天涯疏影伴黄昏,玉笛高楼自掩门。
    梦醒忽惊身是客,一船寒月到江村。
    菩萨蛮
    纳兰性德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②。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③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注】①龚鼎孽:龚鼎孽(1615-1673),字孝升,崇祯元年进士。清兵入关后做太常寺太卿,康熙时官至礼部尚书。②桃花月:农历二月,代指与妻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③红冰:指眼泪。古书有言:“时天寒,泪结为红冰。”
    【小题1】纳兰性德在词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两首诗词都写到 “梦醒”,这两处“梦醒”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后面题目。
    百嘉村见梅花
    龚鼎孽①
    天涯疏影伴黄昏,玉笛高楼自掩门。
    梦醒忽惊身是客,一船寒月到江村。
    菩萨蛮
    纳兰性德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②。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③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注】①龚鼎孽:龚鼎孽(1615-1673),字孝升,崇祯元年进士。清兵入关后做太常寺太卿,康熙时官至礼部尚书。②桃花月:农历二月,代指与妻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③红冰:指眼泪。古书有言:“时天寒,泪结为红冰。”
    【小题1】纳兰性德在词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两首诗词都写到 “梦醒”,这两处“梦醒”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本题答案:
    【小题1】(5分)整首词既写边塞夜半三更,塞马在旷野上仰天嘶叫,在残星的余辉下,风大雪猛,军旗猎猎作 响,描绘了塞外冬夜天地空旷苍茫的景象,又想象与妻子在一起的温馨快乐的梦境,二者虚实相生,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烘托出词人梦醒后内心的悲凉寂寥。(描述1分,答出虚实和对比2分,答出思念亲人1分,答出悲凉寂寥1分。答借景抒情酌情给分)
    【小题2】(6分)纳兰词写梦境与梦后之境形成强烈对比。(1分)梦中是与爱妻共度美好时光,而梦后则是塞上苦寒荒凉,(1分)更突出了眷念妻子,怨恨别离的情怀;(1分)龚诗则托物言志,表达自己身为贰臣内心的苦闷寂寞之意,(1分)“梦醒”时分,正是他心境的写照,(1分)借梅花表达思乡之情,写出了百愁萦绕,无可奈何的凄凉。(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要求分析词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其实,就是看一下文中是如何叙写的“情”的,根据词中“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一句,可以读出是虚写和实写相结合,形成对比,借以表现词的感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这是一道诗词比较鉴赏题,分析各表现了什么感情,需要结合诗词句子。纳兰性德一词,结合“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龚鼎孽一诗,结合“梦醒忽惊身是客,一船寒月到江村”一句,归纳概括分析即可。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所属考点:【古代诗歌鉴赏】
    本题难易程度:【困难】
    
    If you would know the value of money, go and try to borrow some. 要想知道钱的价值,就想办法去借钱试试.
    
shar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