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的分类
学习动机的分类
在教育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师的经常工作。同时,学习动机的分类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属于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也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开展教育。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梳理一下学习动机的分类吧。
一、学习动机的分类
1.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不同
①内部学习动机:由内在需要引起。如: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外部学习动机:由外部诱因引起。如:为了得到奖励或者避免惩罚而学习。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相对而言,由内在需要引起的内部学习动机更稳定。在教育过程中,也要注意内外部学习动机的合理利用,避免外部奖赏不当挫伤学生的内部动机,从而产生德西效应。
2.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
①高尚的动机:核心是利他主义,与家国和社会利益联系。如:周总理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②低级的动机:核心是利己、自我中心的。如: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而读书、努力学习以获取个人名利。
注意:高尚的和低级的没有好坏之分,知识核心内容不一样。
3.根据动机行为与目标的远近关系
①近景性动机:与近期目标联系。关键字眼:接下来、本学期、这次期末考试等。如:为了这次期末考试得高分拿奖学金。
②远景性动机:与远期目标联系。关键字眼:将来、未来、长大后、以后等字眼。如:学习当下课程是为了未来工作做准备。
4.按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
①直接动机:由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引起。可能是学习活动的内容、过程,如:喜欢跳舞,所以跳舞很有动力。也可能是学习活动的结果,如:为了考研成功而努力学习。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结果是具体的与学习活动有必然联系的。
②间接动机:与社会意义相联系,是社会观念、父母意愿以及教师期望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如:努力学习是为了让父母满意。
5.奥苏贝尔的分类
①认知内驱力: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多半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正如前面的第一种分类,好奇属于内部学习动机,所以认知内驱力是最重要而稳定的学习动机。
②自我提高内驱力:个体要求凭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把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是外部学习动机。如:为了当班长、为了获得“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为了排名和地位而努力学习。
③附属内驱力:为了获得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也是外部学习动机如:为了成为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好孩子”而努力学习。在孩子小的时候,一般比较喜欢获得老师或者家长的认可,所以附属内驱力在儿童早期比较突出。当孩子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需求和兴趣,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在青年期则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一、小试牛刀
1.为了解万有引力定律,毛毛乐此不疲的搜索相关书籍和网页属于( )。
A.高尚的动机 B.低级的动机 C.外部学习动机 D.内部学习动机
2.(判断题)直接动机就是内部学习动机( )。
1.【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分类。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动机和低级的动机。A项高尚的动机核心是利他,与家国、社会利益联系;B项低级的动机核心是利己、以自我为中心的,均与题意不符,排除。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C项外部学习动机是由外在诱因引起,D项内部学习动机是由内在需要引起,题目中毛毛为了解万有引力定律乐此不疲的去搜索相关资料,是由兴趣等内在需要引起的,属于内部学习动机,故本题选D。
2.【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分类。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按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直接动机由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引起。间接动机与社会意义相联系,是社会观念、父母意愿以及教师期望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内部动机是与内在需要相关的,而直接动机则既包含了内部的学习动机,比如兴趣,也包含了外部学习动机比如对学习活动结果的兴趣,比如为了考研成功。故本题说法错误。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