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以内加减法不熟练?三个高效学习方法!
《20 以内加减法学习方法之凑十法与破十法》
在孩子的数学启蒙阶段,20 以内加减法是重要的基础内容。而凑十法和破十法是两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
凑十法,简单来说就是将一个数凑成十,再进行计算。它的优势在于能够简化计算过程,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加减法运算。比如计算 8+7,按照凑十法的思路,我们先看大数 8 和 7 中的大数 8,然后分小数 7,把 7 分成 2 和 5。因为 8 和 2 可以凑成 10,接着用 10 加上剩下的 5,就得到了 15。这样的计算方法不仅快速,而且有规律可循,对于孩子来说更容易记忆。
凑十法的口诀“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在实际运用中非常实用。例如计算 9+6,先看大数 9,然后把小数 6 分成 1 和 5。9 和 1 凑成 10,再加上剩下的 5,结果为 15。通过反复练习凑十法,孩子可以逐渐熟悉数字之间的关系,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破十法主要用于减法运算。当被减数的个位小于减数时,就可以采用破十法。破十法的概念是把被减数分成 10 和几,先用 10 减去减数,再加上剩下的数。比如计算 13-8,把 13 分成 10 和 3,先用 10 减去 8 得到 2,再加上剩下的 3,结果为 5。
破十法的优势在于让孩子在面对较复杂的减法运算时,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解题思路。以 14-7 为例,把 14 分成 10 和 4,用 10 减去 7 得到 3,再加上 4 等于 7。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可以逐步理解减法的本质,提高解题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实物来帮助孩子理解凑十法和破十法。比如用小棒来演示凑十的过程,或者用图形卡片来展示破十法的步骤。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反复运用这两种方法,加深记忆。
总之,凑十法和破十法是 20 以内加减法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方法。它们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还能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家长和老师可以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多引导他们运用这两种方法,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 20 以内加减法。
在数学的世界里,进位制是构建数字和进行计算的基础。对于20以内加减法的学习,进位制的理解尤为重要。它不仅关系到计算的准确性,更是孩子形成数学思维的关键。进位制的核心概念是“满十进一”,即当某一位数上的数值达到10时,就需要向高一位进位。这个概念在20以内的加减法中尤为明显,因为一旦涉及到10以上的数字,就需要进行进位操作。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进位制,我们可以借助一些教具来辅助教学。数棒、围棋子和数学圆盘都是很好的选择。数棒可以帮助孩子们直观地看到数字的增加和减少,通过移动数棒上的珠子来模拟进位的过程。比如,当孩子们在数棒上数到9时,再增加一个珠子,就可以看到珠子从个位数移动到十位数,直观地理解“满十进一”的过程。
围棋子则可以用于模拟具体的加减法运算。孩子们可以通过摆放和移动围棋子来完成计算,比如在进行15+3的计算时,孩子们可以先在个位上放置15个围棋子,然后再加上3个,当个位上的围棋子达到10个时,就可以将它们换成一个十位数的围棋子,同时在个位上留下剩余的围棋子,这样孩子们就能直观地看到进位的过程。
数学圆盘则是一种更为动态的教具,它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数字的连续性和循环性。通过旋转圆盘,孩子们可以看到数字如何从9变为10,再从19变为20,这种动态的变化有助于孩子们理解进位制的连续性。
通过这些教具的使用,孩子们可以在实际操作中体会进位制的规律,从而在20以内的加减法中更加得心应手。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孩子们的计算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空间想象力。随着孩子们对进位制理解的深入,他们在面对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时,也能够更加自信和从容。
<20 以内加减法学习方法之数手指法与口诀>
数手指法是一种古老的数学学习方法,尤其在儿童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时,通过直观的手指动作来帮助孩子理解和记忆。手指作为最直观易得的“计数器”,对于初学数学的孩子来说,既方便又实用。
**数手指法的优点**
数手指法最大的优点是直观和具象。孩子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手指来“看到”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例如,当孩子学习5+3时,他们可以伸出5个手指,再伸出3个手指,然后一起数出8个手指,从而得出答案。这种方法特别适合那些视觉和动作协调能力较强的孩子。
此外,数手指法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数的概念和数量关系。通过手指的直观展示,孩子们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加法和减法的含义,比如加法是合并两个数量,而减法则是从一个数量中移除一部分。
**数手指法的缺点**
尽管数手指法有很多优势,但它也有局限性。随着学习的深入,单纯依赖手指可能会限制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在学习更高级的数学概念时,孩子们可能需要从具体的物理辅助工具过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此外,数手指法可能会使一些孩子形成对辅助工具的依赖,难以在没有手指辅助的情况下进行计算。因此,随着孩子逐渐熟练掌握数手指法,教师和家长应该逐渐引导孩子脱离手指辅助,发展心算能力。
**幼升小必备的数学口诀**
为了帮助孩子在20以内进行快速的加减法运算,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数学口诀:
1. 加法口诀:
- 1加1等于2,2加1等于3。
- 5加5是10,10加10是20。
- 遇到10加1,记得进1。
2. 减法口诀:
- 10减1是9,9减1是8。
- 20减10是10,10减10是0。
- 遇到10减1,记得退1。
这些口诀简单明了,易于记忆,非常适合学龄前儿童和刚入学的孩子。通过反复练习,孩子们可以迅速掌握这些基本的加减运算。
**利用口诀帮助孩子掌握20以内加减法**
要有效地利用这些口诀,家长和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 **结合数手指法**:在孩子刚开始学习时,可以让他们在数手指的同时念出相应的口诀,这样可以加深他们对口诀的记忆。
- **情境模拟**:使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模拟加减法问题,例如“你有3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你2个,你现在有几个苹果?”然后引导孩子用手指和口诀来解答。
- **游戏化学习**:通过数学游戏或互动活动,让孩子在游戏中练习口诀,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 **逐步引导**:随着孩子对口诀的熟悉,慢慢减少手指的使用,鼓励他们尝试不用手指也能心算出答案。
总之,数手指法和数学口诀都是帮助孩子学习20以内加减法的有效工具。通过综合利用这两种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率。记住,耐心和持续的练习是关键,家长和教师应不断鼓励孩子,帮助他们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在孩子的数学启蒙阶段,20 以内加减法是重要的基础内容。而凑十法和破十法是两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
凑十法,简单来说就是将一个数凑成十,再进行计算。它的优势在于能够简化计算过程,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加减法运算。比如计算 8+7,按照凑十法的思路,我们先看大数 8 和 7 中的大数 8,然后分小数 7,把 7 分成 2 和 5。因为 8 和 2 可以凑成 10,接着用 10 加上剩下的 5,就得到了 15。这样的计算方法不仅快速,而且有规律可循,对于孩子来说更容易记忆。
凑十法的口诀“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在实际运用中非常实用。例如计算 9+6,先看大数 9,然后把小数 6 分成 1 和 5。9 和 1 凑成 10,再加上剩下的 5,结果为 15。通过反复练习凑十法,孩子可以逐渐熟悉数字之间的关系,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破十法主要用于减法运算。当被减数的个位小于减数时,就可以采用破十法。破十法的概念是把被减数分成 10 和几,先用 10 减去减数,再加上剩下的数。比如计算 13-8,把 13 分成 10 和 3,先用 10 减去 8 得到 2,再加上剩下的 3,结果为 5。
破十法的优势在于让孩子在面对较复杂的减法运算时,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解题思路。以 14-7 为例,把 14 分成 10 和 4,用 10 减去 7 得到 3,再加上 4 等于 7。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可以逐步理解减法的本质,提高解题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实物来帮助孩子理解凑十法和破十法。比如用小棒来演示凑十的过程,或者用图形卡片来展示破十法的步骤。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反复运用这两种方法,加深记忆。
总之,凑十法和破十法是 20 以内加减法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方法。它们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还能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家长和老师可以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多引导他们运用这两种方法,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 20 以内加减法。
在数学的世界里,进位制是构建数字和进行计算的基础。对于20以内加减法的学习,进位制的理解尤为重要。它不仅关系到计算的准确性,更是孩子形成数学思维的关键。进位制的核心概念是“满十进一”,即当某一位数上的数值达到10时,就需要向高一位进位。这个概念在20以内的加减法中尤为明显,因为一旦涉及到10以上的数字,就需要进行进位操作。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进位制,我们可以借助一些教具来辅助教学。数棒、围棋子和数学圆盘都是很好的选择。数棒可以帮助孩子们直观地看到数字的增加和减少,通过移动数棒上的珠子来模拟进位的过程。比如,当孩子们在数棒上数到9时,再增加一个珠子,就可以看到珠子从个位数移动到十位数,直观地理解“满十进一”的过程。
围棋子则可以用于模拟具体的加减法运算。孩子们可以通过摆放和移动围棋子来完成计算,比如在进行15+3的计算时,孩子们可以先在个位上放置15个围棋子,然后再加上3个,当个位上的围棋子达到10个时,就可以将它们换成一个十位数的围棋子,同时在个位上留下剩余的围棋子,这样孩子们就能直观地看到进位的过程。
数学圆盘则是一种更为动态的教具,它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数字的连续性和循环性。通过旋转圆盘,孩子们可以看到数字如何从9变为10,再从19变为20,这种动态的变化有助于孩子们理解进位制的连续性。
通过这些教具的使用,孩子们可以在实际操作中体会进位制的规律,从而在20以内的加减法中更加得心应手。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孩子们的计算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空间想象力。随着孩子们对进位制理解的深入,他们在面对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时,也能够更加自信和从容。
<20 以内加减法学习方法之数手指法与口诀>
数手指法是一种古老的数学学习方法,尤其在儿童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时,通过直观的手指动作来帮助孩子理解和记忆。手指作为最直观易得的“计数器”,对于初学数学的孩子来说,既方便又实用。
**数手指法的优点**
数手指法最大的优点是直观和具象。孩子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手指来“看到”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例如,当孩子学习5+3时,他们可以伸出5个手指,再伸出3个手指,然后一起数出8个手指,从而得出答案。这种方法特别适合那些视觉和动作协调能力较强的孩子。
此外,数手指法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数的概念和数量关系。通过手指的直观展示,孩子们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加法和减法的含义,比如加法是合并两个数量,而减法则是从一个数量中移除一部分。
**数手指法的缺点**
尽管数手指法有很多优势,但它也有局限性。随着学习的深入,单纯依赖手指可能会限制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在学习更高级的数学概念时,孩子们可能需要从具体的物理辅助工具过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此外,数手指法可能会使一些孩子形成对辅助工具的依赖,难以在没有手指辅助的情况下进行计算。因此,随着孩子逐渐熟练掌握数手指法,教师和家长应该逐渐引导孩子脱离手指辅助,发展心算能力。
**幼升小必备的数学口诀**
为了帮助孩子在20以内进行快速的加减法运算,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数学口诀:
1. 加法口诀:
- 1加1等于2,2加1等于3。
- 5加5是10,10加10是20。
- 遇到10加1,记得进1。
2. 减法口诀:
- 10减1是9,9减1是8。
- 20减10是10,10减10是0。
- 遇到10减1,记得退1。
这些口诀简单明了,易于记忆,非常适合学龄前儿童和刚入学的孩子。通过反复练习,孩子们可以迅速掌握这些基本的加减运算。
**利用口诀帮助孩子掌握20以内加减法**
要有效地利用这些口诀,家长和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 **结合数手指法**:在孩子刚开始学习时,可以让他们在数手指的同时念出相应的口诀,这样可以加深他们对口诀的记忆。
- **情境模拟**:使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模拟加减法问题,例如“你有3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你2个,你现在有几个苹果?”然后引导孩子用手指和口诀来解答。
- **游戏化学习**:通过数学游戏或互动活动,让孩子在游戏中练习口诀,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 **逐步引导**:随着孩子对口诀的熟悉,慢慢减少手指的使用,鼓励他们尝试不用手指也能心算出答案。
总之,数手指法和数学口诀都是帮助孩子学习20以内加减法的有效工具。通过综合利用这两种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率。记住,耐心和持续的练习是关键,家长和教师应不断鼓励孩子,帮助他们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