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vs“习惯”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技能”和“习惯”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且在考试中比较常见,需要我们以单选或判断题的形式重点备考。
【技能定义】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习惯定义】习惯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
【技能和习惯的区别】
(1)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动作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比如有人习惯空闲时读书,但能够速读则是一种技能。
(2)技能是越来越向一定的标准动作体系提高,而习惯则越来越保持原来的动作组织情况。这就是说,习惯是保守的,技能则不断向一个标准趋近。比如,走路只是保持原来的动作组织情况,而竞走则要求向一个标准的动作趋近,并争取每一次比上一次走得更快。
(3)习惯没有水平高低之分,但有好坏之别。比如一个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人,不会随地吐痰,而没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人,往往随地吐痰。技能有水平高低之分。比如计算机操作水平可以通过比赛而分辨出来。
(4)技能是既和一定的情境又和一定的任务联系;习惯则只是和一定情境而不和一定任务相联系。技能是由一定任务所始动,所以它是主动的,需要时就出现,不需要时就不出现;习惯则只由一定的情境而始动,所以习惯是被动的。比如吹口哨,对演员来说,它是技能,只有在需要时才吹;而对有些人来说,是一种坏习惯,到一定场合就吹。
(5)技能要与一定的客观标准作对照;而习惯则不是,它只和先前的动觉做对照,拿这一次动作的动觉和前一次动作的动觉作比较。给技能作对照的一定是客观标准,或者是别人的示范,或者是动作的产品,或者是需求的指标;给习惯作对照的,则只是上次的动作。这就是说,技能形成中除自己的动觉反馈外,还需要别的反馈;习惯则不是这样,它只需要动作本身的动觉反馈。比如,骑自行车是一种习惯动作,但是骑自行车参加自行车赛则需要一定的技能,它要与一套科学的动作作对照。
技能与习惯的区别
技能反复练习趋近标准高低之分有情境、任务对照客观标准
习惯自动化倾向趋近保守无高低,有好坏有情境,无任务对照先前动觉
题目练习
1.【多选】技能和习惯的区别在于( )。
A.习惯是保守的
B.技能是任务性的
C.习惯是有好坏之分
D.技能是有标准的
1.【答案】ABCD。解析:①技能是越来越向一定的标准动作体系提高,而习惯则越来越保持原来的动作组织情况。习惯是保守的,技能则不断向一个标准趋近。②技能有高级、低级之分,但没有好坏之别。习惯则不同,它根据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有好坏之分。③技能和一定的情境、任务都有联系,而习惯只和一定的情境相联系。技能是主动的,需要时出现,不需要时就不出现,习惯则是被动的。④技能要与一定的客观标准做对照,而与习惯做对照的,则只是上一次的动作。这就是说,技能形成中除了自己的动觉反馈外,还需要别的反馈,如外部感觉。
2.【判断】技能不是习惯。( )
2.【答案】√。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习惯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因此,技能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故题目说法正确。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