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到7岁孩子为何爱以自我为中心及应对方法

share
啊,有没有发现你家宝贝啊特别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比方说跟别的孩子玩在一起的时候,他非要别人顺着他的心意玩,非要别人把玩具给他玩,是不是啊?这个呢在2到7岁的孩子身上很容易发现的,很正常。本身2岁到7岁的孩子,他的大脑并没有发育的很全。他本来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会认为他自己是全宇宙的中心,一点都不奇怪。还有一个哈因为现在养孩子呢太精细了,说实话就太把孩子当回事了。你想想看,大部分情况下,家长跟孩子相处,一般都是大人让着孩子。但是孩子跟孩子相处的,人家可没有义务让着你啊。他习惯了,他习惯就是他只要一哭闹,家长就过来伺候他他一哭闹就有用,所以他跟别的小朋友打交道,他也会这么弄,他就哭闹。但你哭闹人家也哭闹,你哭闹人家就走了,他不睬你的,人家又不是你亲妈,是不是?所以我说啊一个是呢孩子太小,对吧?孩子太小你不要太急,本来在这个阶段就这样的,六岁以后才慢慢有这个利他的概念。二一个呢就是你在跟孩子互动的时候,真的不要太把他的感觉当回事,每一个细枝末节,每一点情绪波动都要当回事。有时候对孩子要有点钝感力,就家长迟钝一点,孩子反而没有那么自我为中心,孩子反而会有感恩意识,孩子跟同学朋友打交道,他反而没有那么强。所谓的强势其实就是我为中心嘛,你理解了吧?不要太顾及他的每一个细微的情绪变化。有时候家长要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变化,我要你怎么样?因为我不舒服了。我是说家长你对孩子直接说,我现在不太舒服,你帮我倒杯水,我现在有点冷,帮我拿个毯子。你要学会使唤孩子,孩子用多了自然就会利他的孩子用多了自然就不会那么自我为中心了。小孩生下来是用的,理解了吧?不是在家里伺候着,像个大神一样供着。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2到7岁是个特殊阶段。这个时期孩子大脑发育不全,常以自我为中心。比如玩玩具时,非要按自己心意来。家长在与孩子相处时,往往过于精细,总让着孩子,导致孩子习惯用哭闹解决问题。其实,家长不必过于着急。孩子到六岁后才慢慢有利他概念。在与孩子互动时,家长别太把孩子的感觉当回事,对孩子要有钝感力。比如孩子哭闹时,家长可适当迟钝些,别立刻满足。家长还应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变化,学会使唤孩子,像感觉不舒服时,让孩子帮忙倒杯水、拿毯子等。这样孩子用多了,自然会减少自我为中心,学会利他。
孩子自我为中心、2到7岁、大脑发育、家长应对
[Q]:2到7岁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正常吗?
[A]:正常,这个阶段孩子大脑没发育全,本身就以自我为中心。
[Q]: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和家长太精细有关吗?
[A]:有关,现在养孩子太精细,太把孩子当回事,孩子习惯了自我。
[Q]:孩子跟别的小朋友相处哭闹怎么办?
[A]:孩子习惯了哭闹有用,在与其他小朋友相处时也会这样,但别人不会像家长一样迁就。
[Q]:家长该如何应对孩子自我为中心?
[A]:孩子小别太急,六岁后有利他概念。互动时别太把孩子感觉当回事,对孩子有点钝感力。
[Q]:怎样理解对孩子要有钝感力?
[A]:就是家长迟钝一点,不过分顾及孩子细微情绪变化。
[Q]:家长如何直接表达情绪变化?
[A]:比如感觉不舒服时,直接对孩子说“我现在不太舒服,你帮我倒杯水”等。
[Q]:为什么要学会使唤孩子?
[A]:孩子用多了自然就会利他,不会那么自我为中心。
[Q]: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对和同学朋友打交道有影响吗?
[A]:有影响,会导致孩子跟同学朋友打交道时比较强势,不利于交往。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