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题:容易被忽略的总分文段

share

    
    在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大家在拿到一道推断下文题后,总是会习惯性地先分析尾句,因为我们觉得尾句是和下文联系最紧密的句子,这样想当然没错,也确实能帮我们解决一些题目。但是也会发现,尾句分析并不是万能的,有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那此时需要关注文段是否是总分结构,如果是总分,可以通过总分文段的特点来进行解题。中公教育带大家一起看两道题来感受下吧。
    【例题1】中国的古代城市都有城墙吗?在人们以往的印象中,古代的城市似乎必然有城墙,尤其是都城,高耸的城墙彰示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城墙的失守往往意味着帝国的末日。明清北京城、元大都、北宋汴梁城、隋唐长安城与东都洛阳城……这些城内的里坊格局、外围的高大城郭,构成了帝国都城最鲜明的物化表征。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有可能讲的是:
    A.帝国都城的发展演变
    B.古代都城城墙的作用
    C.皇权与城市格局的关系
    D.没有城墙的中国古代城市
    【中公解析】答案选D。文段首句提出“中国的古代城市都有城墙吗”的疑问,然后指出在人们以往的印象中,古代的城市似乎必然有城墙。由“以往的印象”“似乎”可知,文段暗含了以往的印象不准确的意思,即下文可能就没有城墙的中国古代城市展开论述。故本题选D。
    【例题2】古典诗词是中国人经典的情感表达方式,也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情感表达方式它经典,是因为总的来说,古典诗词形式简洁明快,语言含蓄深情,经过几千年的积淀,为中国人所喜闻乐见,是中国人在长期的文学创作实践中提炼出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形态。即使时代变迁,近现代又涌现出众多的诗词形式,但古典诗词依然是中华民族表达情感的经典的文学形式。
    接下来作者最可能写道:
    A.如何将古典诗词真正地纳入我们现在的生活
    B.如何将古典诗词形式与近现代诗词形式相融合
    C.为什么我们现在对古诗词有误解
    D.为什么说古典诗词最具中国特色
    【中公解析】答案选D。文段为总分结构,先总说古典诗词不仅是中国人经典的情感表达方式,也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情感表达方式;然后以“说它经典,是因为……”对首句的“经典的情感表达方式”进行解释。依据行文逻辑,下文应继续分说内容,对首句中“最具中国特色的情感表达方式”进行阐释,D项与此相符。A项“纳入我们现在的生活”、B项“与近现代诗词形式相融合”、C项“误解”文段均未提及,后文论述则衔接不当。故本题D。
    所以,各位考生之后碰到了推断下文题,切记不可以只看尾句。中公教育建议大家在做题时还应该宏观把握全文,通过分析文段的行文脉络,判断出重点是在尾句,还是总分中的第二方面,再去分析选项。
    

Q: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中推断下文题通常会先分析什么?
A:通常会先分析尾句,因为尾句被认为是和下文联系最紧密的句子,能帮我们解决一些题目。
Q:尾句分析在推断下文题中存在什么问题?
A:尾句分析并不是万能的,有时存在局限性。
Q:当尾句分析有局限性时该怎么办?
A:此时需要关注文段是否是总分结构,如果是总分,可以通过总分文段的特点来进行解题。
Q:例题1中作者以什么方式引出接下来可能论述的内容?
A:文段首句提出“中国的古代城市都有城墙吗”的疑问,然后指出在人们以往印象中古代城市似乎必然有城墙,通过“以往的印象”“似乎”暗含以往印象不准确的意思,引出下文可能就没有城墙的中国古代城市展开论述。
Q:例题1的正确答案为什么是D选项?
A:文段首句提出疑问后,暗含了以往印象不准确的意思,即下文可能围绕没有城墙的中国古代城市展开论述,所以选D。
Q:例题2文段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A:文段为总分结构,先总说古典诗词不仅是中国人经典的情感表达方式,也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情感表达方式,然后对“经典的情感表达方式”进行解释。
Q:例题2中为什么答案选D?
A:文段为总分结构,依据行文逻辑,下文应继续分说内容,对首句中“最具中国特色的情感表达方式”进行阐释,D项与此相符,而A、B、C项文段均未提及,后文论述衔接不当。
Q:考生在做推断下文题时需要注意什么?
A:各位考生之后碰到了推断下文题,切记不可以只看尾句,做题时还应该宏观把握全文,通过分析文段的行文脉络,判断出重点是在尾句,还是总分中的第二方面,再去分析选项。
Q:推断下文题的解题方法除了分析尾句还需要关注什么?
A:还需要关注文段是否是总分结构,若为总分结构,可根据其特点解题。
Q:从这两道例题分析中能得到对考生做推断下文题的什么建议?
A:建议考生做推断下文题时不能只看尾句,要宏观把握全文,分析文段行文脉络,判断重点位置后再分析选项。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