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比重增长量,手到擒来
资料分析在行测考试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比重增长量更是资料分析中常考的考点之一。对很多考生而言,比重增长量的题目辨析、公式应用、计算等相关知识都是比较头疼的点。下面中公教育就带领大家重点突破一下比重增长量的相关知识,让比重增长量不再是大家的短板。
【例题】2022年1~7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493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6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1%;第二产业用电量325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第三产业用电量85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75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
问题:2022年1~7月,第三产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与上年同期相比( )?
A.上升1.2个百分点 B.上升0.2个百分点
C.下降1.2个百分点 D.下降0.2个百分点
【中公解析】B。
步骤1:分析问题:本题问的是“2022年1~7月,第三产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比2021年1~7月的比重上升或下降多少个百分点”。从描述可看出:①问题时间和材料所给时间是一致的;②“第三产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讲的是比重问题;③“比2021年1~7月的比重”有比较就表示求增长;④“上升或下降多少个百分点”其中的“个百分点”是由两个百分数做差得到的单位,即所求为带单位的具体数值,也就是资料分析中“量”的概念。综合以上几点可得,所求为比重的增长量。
步骤3:通过比较部分值增长率和整体值增长率的大小关系,可判断出现期比重相对基期比重是上升还是下降,进而排除错误选项。
部分值增长率>整体值增长率,现期比重比基期比重上升;
部分值增长率<整体值增长率,现期比重比基期比重下降;
部分值增长率=整体值增长率,现期比重与基期比重相等。
步骤4:适当估算:结合所列式子和选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面对资料分析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先分析题目对应的考点,再代入相应的公式。比重增长量亦是如此。我们在经过对题目分析后,先确定考察的是比重增长量,再根据判断方法判断出现期比重相对于基期比重是上升还是下降,进而排除一部分错误选项,最后再结合列式和选项特点选用适当的方法估算。
中公教育相信通过上述的分析理解,会发现比重增长量并没有那么难,你学会了吗?
Q:文档中提到的比重增长量在资料分析中处于什么地位?
A:比重增长量是资料分析中常考的考点之一。
Q:很多考生为什么对比重增长量的相关知识感到头疼?
A:因为比重增长量的题目辨析、公式应用、计算等相关知识比较复杂。
Q:文档中例题的时间范围是什么?
A:2022 年 1~7 月。
Q:文档中例题分了几个产业来看用电量?
A:分了四个产业,分别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
Q:如何判断现期比重相对基期比重的上升下降情况?
A:通过比较部分值增长率和整体值增长率的大小关系来判断。部分值增长率>整体值增长率,现期比重比基期比重上升;部分值增长率<整体值增长率,现期比重比基期比重下降;部分值增长率=整体值增长率,现期比重与基期比重相等。
Q:文档中例题所求的是什么?
A:所求为比重的增长量,即 2022 年 1~7 月,第三产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比 2021 年 1~7 月的比重上升或下降多少个百分点。
Q:面对资料分析问题的通常做法是什么?
A:先分析题目对应的考点,再代入相应的公式。比重增长量亦是如此,先确定考察的是比重增长量,再根据判断方法判断出现期比重相对于基期比重是上升还是下降,进而排除一部分错误选项,最后再结合列式和选项特点选用适当的方法估算。
Q:文档中例题的选项有哪些?
A:A.上升 1.2 个百分点;B.上升 0.2 个百分点;C.下降 1.2 个百分点;D.下降 0.2 个百分点。
Q:文档中提到的比重增长量的单位是什么?
A:个百分点。
Q:如何进行比重增长量的估算?
A:结合所列式子和选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