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课本何须愁 皆是素材喜欲狂(统编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作文素材集锦)
2025年高考语文丨挖掘课本何须愁 皆是素材喜欲狂(统编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作文素材集锦)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适用话题:胸怀天下,家国情怀,雄心壮志,英勇无畏,敢于斗争、
青春有为等主题。
毛泽东独自伫立在洲头,眺望着湘江的流水、层林尽染的山峰、中流击水的飞舟,回忆起青年时代自己与同学们意气风发,携手同游、商讨国家大事的经历。那些不平凡的岁月让他思绪万干,面对山河,不禁发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要由什么主宰呢?历史永远不能缺失青年的身影,百年前“恰同学少年“”的他们怀揣如火般炙热的革命情怀,以天下为己任、勇于改造旧世界。
毛泽东早在青少年时期就“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确立为祖国、为革命奉献一切的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
同类事例: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从小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适用话题:追求自由 时代精神 追求创新和进步
郭沫若的诗集《女神》是中国新诗的代表性作品,它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表达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女神》中富有代表性的一首诗。1919年9、10月间。诗人设想站在地球“边上”全方位俯瞰地球,放声呼唤,纵情高歌,想象着那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和狂暴的太平洋,意在赞美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雄强之力,体现了“五四”所焕发的自由宏阔、雄奇奔放的气概。
3.闻一多《红烛》
适用话题:追求自由 民主爱国 追求理想 勇敢无畏
闻一多的《红烛》化用“蜡炬”这一古典意象,赋予它新的含义,赞美了红烛以“烧蜡成灰”来点亮世界的奉献精神,表达了青春的困惑与希望,以及对理想的坚毅追求。
闻一多,1899年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1912年,13岁的闻一多以湖北省初试和复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闻一多在清华读书10 年,奠定了古代文学、戏剧、诗歌等方面深厚的学术基础。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闻一多热血沸腾,当即在校园贴了一张大字报《满江红》,呼吁同学们勿忘国耻。其后,闻一多积极参加学生抗议活动,与一百多名清华学生在北京城内宣传外抗强权、内惩国贼,并做好了坐牢的准备。
闻一多留美回国后任教于中央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最后以清华为归宿。由于他潜心学术,足不出户,获得了「何妨一下楼主人」的雅号。抗战爆发后,闻一多从北平步行前往长沙、昆明,共三千余里,目睹了底层民众的疾苦。使他觉得,研究学术并非当务之急。由此,他加入新成立的民盟,积极投身于民盟云南支部的活动之中。他的名字,出现在各种唿吁民主的演讲大会、宣言、通电之中。他发表文章,声讨国民党。他认为,如果知识分子再不出来主持正义,便是无耻、自私。正是因为过去自命清高的学者教授太多,不问世事,才使中国沦落到如此田地,人民才过得这样困苦。1946年,闻一多在一万多人参加的大会上高呼:“特务哪里去了?他们是学乖了?还是泄气了?为什么他们不敢动?因为我们团结,有组织!”在类似的群众运动中,闻一多重新获得了青年时代的参政激情。闻一多积极参加昆明的民主运动,早已引起国民党情治机构的重视。
1946年7月15日,民主战士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遇害。
闻一多在《红烛》中曾说过“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同类事例:
冰心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王泽山院士献身科研六十载,风雪荒野里开阔,大漠戈壁中拼搏,矢志奋斗为华夏。犹记得两弹元勋“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作隐姓埋名人”。
4.雪莱《致云雀》
适用话题:追求自由 追求理想 反抗黑暗
雪莱是英国诗人,出生于乡村地主家庭。上学时对自然科学和哲学很感兴趣,曾受卢梭等人的思想影响。1810年入牛津大学,因发表论文《无神论的必要性》被开除学籍。1812年奔赴爱尔兰支持民族解放运动1822年驾帆船出海,突遇风暴,舟覆身亡。
他于1813年写的第一首长诗《仙后麦布》,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态度和自己的哲学观点,揭露了社会的贫富悬殊,指出变革的必然性,并寄希望于未来。1819年所作的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体现了向压迫者抗争的精神。他的政治抒情诗《暴政的行列》、《致英国工人之歌》、《1819年的英格兰》等,支持了国内人民的抗议运动,号召人们为自由而斗争。《西风颂》抒发了奔放的感情。诗中的名句:“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遥远吗?”经常为人们所引用。《致云雀》中的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表达了他对自由的赞美和对幸福生活的强烈追求,
5.《百合花》
适用话题:爱国,舍己为人,舍小我成大我:
通讯员为保护同志们而用自己身体扑向手榴弹;“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戍边英雄;当陈祥榕的姐姐为弟弟献上的百合花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清澈的爱只为了中国,因为英雄不曾远去,因为百合花似的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6.《哦,香雪》
适用话题“梦想”“追求”“大胆走出去”“选择”
火车鸣叫着开进了大山深处的台儿沟,给沉睡干年的山村带来巨大的冲击。清纯如玉的山里姑娘,接触到山外的世界,封闭的心开始喧哗、骚动,虽然略带羞涩,却开始了迈向现代文明的脚步。面对外面精彩的世界,她们感到紧张、兴奋、向往,同样感到无奈彷徨、恐慌。但不论如何,台儿沟只有勇敢面对,大胆追求,才能更加文明,更加进步。
第二单元 热爱劳动
(一)人物:袁隆平
1.使命感和责任心:
拼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
2.敏于发现、勇于探索、勇于担当、不断进取:
发现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研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成功两系杂交稻,寻找与发现水稻天然雄性不孕株,研究证明培育杂交水稻切实可行,培育超级水稻成果世界领先,引导新一场的“绿色革命”。
3.勇于挑战权威、坚持真理、勇于创新:
挑战美国著名遗传学专家的“杂交无优势”。
4.科学家的实证精神,脚踏实地,少一点形式主义:
挽起裤腿走下稻田的标准形象。中国稻田里走出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用事实驳斥贬杂交水稻为“三不稻”,捍卫事实,捍卫真理。
反例:“玉米地里铺红毯,专家谈笑田地间。”如今又现“麦田地里铺红毯,成熟的麦子被压弯”,观摩会铺红地毯,脚都不沾土还说是为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