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同理心及教育方式探讨

share
朋友,你觉得孩子有同情心吗?或者是有同理心吗?你记住哈,孩子肯定本能是有同理心的,比方说哈,今天你跟他说,你把玩具收好,你玩具不收好,妈妈给你收这个玩具,明天就没得玩,我出面收玩具,明天你就不要玩了,后天才要玩,这个时候他有同理心的,他痛。但是你如果跟他说呢,你看妈妈工作很辛苦,所以呢,你要好好做作业,你要懂事。这个不好意思,没有的,小孩的同理心呢,是站在他那个角度,他那个小小的没有多少人生经历的角度来看待的,所以你但凡复杂了成人的经历,他是不懂的,理解了吧,那啥意思呢?有时候揍一顿更有效,听懂了吧?太小的孩子哈,讲道理不听的惩罚更有效,讲道理是没用的,就你要用利和弊两个东西,让他亲身的体会到什么叫有甜头,什么叫有苦头,他才会调整自己的行为。我说的这个是七岁以下。
孩子教育攻略:如何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育方式至关重要。对于七岁以下的孩子,很多家长可能会面临孩子不听话、讲道理没用的困扰。其实,孩子本能是有同理心的,但他们的理解角度与成人不同。

比如,当你告诉孩子收好玩具,否则明天没得玩,这时他们能体会到后果,产生同理心。然而,若跟他们说妈妈工作辛苦要懂事,他们可能难以理解。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惩罚有时比讲道理更有效。可以通过让他们亲身感受利和弊,明白什么是甜头,什么是苦头,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

家长们不妨尝试这种方式,根据孩子的特点,巧妙运用奖惩机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在成长道路上更加顺利。
孩子,同情心,同理心,教育方式,七岁以下,惩罚,甜头,苦头,调整行为,讲道理
[Q]:七岁以下孩子有同理心吗?
[A]:孩子肯定本能是有同理心的。
[Q]:怎样和七岁以下孩子讲道理有效?
[A]:讲道理对七岁以下孩子往往没用,惩罚更有效。
[Q]:如何让七岁以下孩子理解妈妈工作辛苦?
[A]:直接说妈妈工作辛苦让孩子懂事,七岁以下孩子通常不懂,要从他们角度出发。
[Q]:七岁以下孩子对玩具没收表现出同理心是怎样的?
[A]:告知孩子玩具没收明天没得玩,他们会有痛的感觉,表现出同理心。
[Q]:怎样利用利和弊让七岁以下孩子调整行为?
[A]:让孩子亲身感受甜头和苦头,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
[Q]:七岁以下孩子听不懂复杂的成人经历吗?
[A]:小孩的同理心是站在自身角度,复杂成人经历他们不懂。
[Q]:惩罚七岁以下孩子比讲道理更有效吗?
[A]:太小的孩子讲道理不听,惩罚更有效。
[Q]:如何培养七岁以下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A]:用利和弊让孩子体会,结合适当惩罚来培养。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