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4月名校联考作文模拟题及59分、58分范文10篇

share

2025届高三4月名校联考作文59分、58分作文10篇,思路超优


    01    2025・南京・一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骑行有直路,也有弯路,有上坡,也有下坡。但爬陡坡,往往需要弯道才可以上去。人生何尝不如此呢?
    以上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此材料为隐喻式材料,隐喻是人类基本的思维方式,表现在语言上,就是比喻、比拟、类比、借代等修辞现象。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和哲学家乔治・莱雷考夫、马克・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里写道:“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源域)来认识、思维、经历、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目标域)。”他们把这种思维方式称之为隐喻。在写作中,隐喻类命题的内在逻辑,就是用人们熟悉的、亲切的、容易理解的喻体,来阐释作为本体的复杂、奥妙、难以言说的社会与人生道理。
    本材料共有三句话组成:
    第一句:骑行有直路,也有弯路,有上坡,也有下坡。此句中交代了写作的对象“骑行”,交代了可能面对的“弯路”“上坡”“下坡”三种不同现象,这是写作的前提背景。
    第二句:但爬陡坡,往往需要弯道才可以上去。此句中指出了“骑行”中可能面对的一种特殊现象“陡坡”,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往往需要弯道”,从方法论的角度启发考生思考,且要突出最终的结果是“上去”,即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三句:人生何尝不如此呢?此句暗示考生分析“爬陡坡,往往需要弯道才能上去”与人生之间的联系,彼此之间存在的相似点是什么,“爬陡坡”的生活现象对人生的启发是什么。
    理清三句话之间的关系,考生需要思考清楚几组核心概念的内涵:
    1.“骑行”与“步行”。“骑行”,是借助了外力,同时又需要人力的驱动,这与“不行”不一样。
    2.“爬坡(上坡)”与“爬陡坡”,“人生的爬坡”与“人生的爬陡坡”。考生需要抓住“陡”这一特征,论述时需要注意“陡坡”与“上坡”之间的区别。
    3.“弯道”与“直路”。弯道,具有弯曲、曲折、起伏(可上可下)登特点,它与“绕道”不同,这里的“弯道”是始终保证大方向“上去”,是应对陡坡的策略,并没有回避矛盾,以退为进,而是以“弯曲”的方式,迂回的方式突困境,虽然延长了爬坡的时间,增加了路程的长度,但可以将陡坡分解成多个较缓的斜坡,减小攀爬的角度,减缓坡度,节省体力,降低阻力,以便于更快、更稳、更有效的爬坡。
    4.“往往”与“特殊”。“往往”暗示了,除了“弯道”,还有其他的解决办法,比如直接爬行,这也给考生提供了论述的比较角度,“强行上陡坡”与“弯道上去”之间有何不同,孰利孰弊?
    人生何尝不如此呢?骑行中的直路、弯路、上坡、下坡以及爬陡坡需借助弯道的情境,隐喻了人生旅途中的种种经历与挑战。直路与弯路,象征着人生道路的光明与曲折;上坡与下坡,则代表着努力与放松、挑战与收获的不同阶段。
    爬陡坡需借助弯道,则寓意在面对人生重大挑战时,我们需要运用智慧,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馆。寻找合适的策略与路径,以更灵活、更巧妙的方式应对,从而实现人生的突破与超越。启示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要勇于面对挑战,善于运用智慧,不断寻找与创造属于自己的机遇。
    “陡坡”代表着人生中的重大挑战或困难,“弯道”则寓意着智慧、策略或转变思路的重要性。启示我们,在面对人生的挑战时,我们不能一味地硬冲直撞,而应该学会运用智慧,寻找合适的路径或方法,以更巧妙、更灵活的方式应对。
    参考立意:
    立意一:人生需要智慧与策略: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需要运用智慧,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
    立意二:转变思路,创造机遇:当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时,我们可以尝试转变思路,寻找新的出路或机遇。
    立意三:勇于面对挑战,不断超越自我:人生中的陡坡是我们成长的阶梯,只有勇于面对并克服它们,我们才能实现自我超越。
    范文
    行弯道,胜险峰
    余秋雨在《山河之书》中形容成功为“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之所以不陡峭,正是因其走在弯道上,一步一步,踏上人生的高点。
    我们往往有这样的体会:行至山下,奇峰险立,抬头仰望山峰,不禁感慨这真是难以企及的高度。然而坐上车,开上盘山公路,不一会儿,放眼窗外,当你置身于无尽地盘旋中,才瞬间发觉:山也没那么高,路也没那么陡,弯道很长,却助你攀上了令人望而生畏的高峰。
    由此透射至人生,想要爬“上坡路”,必须走点“弯路”,只有在弯道上踏实前进,才能攀得自己的高峰。
    想要上陡坡,走直道是不可取的。不少人在陡峭的山坡面前一身“蛮劲”,想要直接走直道上坡路,这种急功近利的心理是他们不懂“迂回”,换言之,就是太过功利,费很大的力才能进步一点点,筋疲力竭,也许刚开始会超越别人一些,但长久以来,想要到达一定的高度是不可能的。
    由此,想要爬陡坡,必须走弯道。
    正如史铁柱写道“宇宙正在盘旋正在飞驰”。只有在盘旋时,我们才能快速成长,一步一步驱行在人生的旅途中。正如贝聿铭设计香山饭店时,绞尽脑汁也无法做出满意的设计方案,于是他遍访古都,踏遍国内外,耗费许久,最终才有这样一个享誉国内外的标志性建筑的诞生。这是贝聿铭的弯路,却也是他的来时路。又如《神曲》中,但丁在单恋情人贝雅特丽齐的指引下,游历天堂九重天,才最终得以将个人情欲上升到大爱与悲悯之中。这一切都指向:想要上升,就要走弯路。
    由此可见,也许走弯路会耗费许多时间,却能让你在盘旋的过程中遍赏沿途风景,以丰富的阅历踏上人生的高点。走弯道看似走了更远的路,但却能让你走得更高。从物理学角度来看,走弯道不会省功,但一定省力。在人生的大道上,坎坷重重,“徒手攀岩”不比弯道智慧,人生是一场精巧的游戏,我们只有“智取”,才能达到想要的巅峰。
    抬头仰望吧,你向往的目标虽然看似渺远,但走在弯道上,你的每一步都在向山顶靠近。
    我们都应做海明威笔下的那只雪豹,即使伤痕累累,也要绕过嶙峋怪石,只为登上乞力马扎罗之山巅。那是属于我们的弯道,也是我们的来时路。
    因此,行弯道,方能胜险峰!让我们智取人生这场精巧的游戏,在弯道中,盘旋着踏上“并不陡峭的高度”。

[1]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