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模拟题审题指导、立意及优秀范文

share

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丨高考模拟题+审题指导+立意+优秀范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公众人物被当众泼水、扔鞋等事件时有发生,“人肉搜索”和网络群骂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非理性表达”反映了当事人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淡薄,不够理智,这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害人害己。
    理性表达,应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共识。在遇到各类信息、问题和矛盾时,我们应关注事实,客观分析,不受情绪左右,学会理性表达。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
    理性表达是一种共识
    数字时代,信息泛滥,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吃瓜群众线下泼水、扔鞋,线上“人肉搜索”、网络群骂……此类恶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晚清乱民的“义和团运动”。
    古有义和拳匪,今有吃瓜群众,“非理性表达”的背后,反映的不仅是公民法律和道德意识的淡漠,更是整个社会的愚昧以及文明的衰落。身处新时代,要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回归理性和法制是起码的要求。
    神宗元丰七年,苏轼携长子苏迈夜游石钟山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事实上,很多事物即使我们目见耳闻了,也未必知道真相,而超级人工智能的出现让事实真相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最近出现的“胖猫事件”“姜萍事件”“学术妲己”等网络热搜,剧情反转远胜小说……面对纷繁汹涌的网络舆情,我们要尊重事实,客观分析,做出独立清醒的判断,在网络上理性表达。
    网络不是法外地,举头三尺有神明。明白这一点,那些“键盘侠”以及线下的暴民们就会乖乖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学会理性的表达――谁会想到他们的这些貌似正义的情绪化的宣泄,有一天会招致牢狱之灾?说到底还是道德法律意识淡漠。
    王在法下,理性表达,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下采取行动,这应该成为文明社会的共识。面对殖民压迫,圣雄甘地带领印度人民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大英帝国“良心发现”,不发一枪一弹让印度独立。南北战争中,处于均势地位时,南方军统帅李将军没有选择上山打游击,而是向他西点军校的同学,北方军统帅格兰特将军投降,从而避免了美国的分裂。匹夫不理性,不过以头抢地,血溅三尺;当政者不理性,动辄生灵涂炭,举国缟素矣。为国者不为情绪左右,实乃万民大幸!   
    一念决生死,冲动是魔鬼。当我们遇到各类信息、问题和矛盾时上下同欲,当事人和当政者都回归理性和法制,文明社会的基石定然坚不可摧。
    【详解】
    材料共两段,第一段列举了一些“非理性表达”的现象,并指出“非理性表达”反映了当事人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淡漠,这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害人害己。材料第二段强调理性表达应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共识,要提高理性表达的能力。材料引导我们认识“非理性表达”的实质和后果,增强理性表达的意识,提升理性表达的能力,遵守法律法规,提升道德素养,学会理性表达,遇到各类信息、问题和矛盾时应关注事实,客观分析,不受情绪左右。
    具体写作时,考生可以简单引述材料,提出观点:理性表达是一种共识。接着结合现实生活例子,分析一些“非理性表达”带来哪些怎样严重的后果,给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比如吃瓜群众线下泼水、扔鞋,线上“人肉搜索”、网络群骂……此类恶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晚清乱民的“义和团运动”。“非理性表达”的背后,反映的不仅是公民法律和道德意识的淡漠,更是整个社会的愚昧以及文明的衰落。然后指出在互联网时代,理性表达时一种共识。要做到理性表达,就要做到尊重事实,客观分析,面对纷繁汹涌的网络舆情,我们要尊重事实,客观分析,做出独立清醒的判断。其次,要控制情绪,理性表达。最后,要遵规守纪,合法行动。最后总结全文,回扣材料,理性表达,应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共识。在遇到各类信息、问题和矛盾时,我们应关注事实,客观分析,不受情绪左右,学会理性表达。
    立意:
    1.理性表达,应成为共识。   
    2.增强理性表达的意识,提升理性表达的能力。
    3.“非理性表达”害人害己,遵纪守法,理性表达。

[1]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