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高质量作文模拟题审题指导、参考立意

share

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丨高质量模拟作文题+审题指导+参考立意+必学范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因持续晴热高温天气,为切实保障中小学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8月28日,重庆多个区县教委发布公告延迟2024年秋季学期开学时间。
    此消息一经发布,引来了社会热议。有人认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更应该学会吃苦,磨练意志。也有人认为,面对持续的极端天气,并非毅力可以克服,不应该没苦硬吃。
    上述材料让你有怎样的感悟或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材料以今年夏天天气极端炎热,持续至开学这一背景导致部分中小学延迟开学这一新闻为切入点,引出“吃苦”这一写作话题,并展现了人们对于当代青少年学生是否要“吃苦”这一话题的讨论。对于材料给出的这两种观点,首先前者通过学会吃苦而“磨练意志”这一初衷显然是好的。当前我们虽然在物质生活上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和发展任务,如科技创新、生态保护、实现共同富裕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继续艰苦奋斗,而不是躺在功劳簿上。而这些挑战,甚至相比于以前难度更高,对祖国的未来,青少年会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学生们唯有从当下做起,磨练出坚强的意志,或许才能迎接未来的挑战。而对于后一种观点,从现实出发,批判“没苦硬吃”也自无可厚非。因为对于如今的我们来说,新时代的“苦”已不再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肉体之苦。所以,盲目追求艰苦的学习生活环境并无必要,我们更应该去迎接更有挑战性的精神之“苦”、钻研之“苦”,去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而不是让一些外在的“苦”阻碍了内在求索的道路。并且,后者已然明确指出这是“持续的极端天气”,对大多数人特别是还未发育成熟的学生来说,这或许早已超出他们的承受能力。因此,一味地强调吃苦,很可能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引发不必要的悲剧,反而违背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人文价值观。所以,有些时候我们可以适当地吃吃苦来锻炼自己,但却没必要“没苦硬吃”,害人害己。 
    写作时,首先可以针对材料新闻进行概述,并参考材料中两类人的观点给出自己对于“吃苦”的态度。此后,则可以借助一些现实中的案例,进一步说明新时代我们更需要什么样的“吃苦”,以及为什么要“吃苦”、如何对待“吃苦”等。若是赞同材料中前者观点,可以放大“吃苦”对磨练意志的促进作用。在新时代,青年依然需要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勇于担当的精神和不断进取的品质,这些都需要通过吃苦和历练来培养。由此说明虽然当下生活条件好了,我们已经拥有了不需要吃苦的条件,但我们仍应该忆苦思甜,主动去尝试吃苦,锻炼自己。若是赞同后者观点,则要注意,不能紧紧围绕“不需要吃苦”去论述,而要指出,我们更需要吃的是什么苦,如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匮乏时的挣扎,还包括在追求更高目标、解决复杂问题、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如此才能拥有较高的立意水平。
    立意:
    1.敢于吃苦,走出“舒适区”,寻求精神磨砺和成长。
    2.吃苦磨砺意志,锻造人的精神。
    3.秉承艰苦奋斗的精神,时代青年自强不息。
    4.苦难教育不可取,没苦不必去硬吃。
    5.理性看待苦难,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更有价值的事情上。
    例文:
    丰裕时代敢于吃苦,新征程上繁花似锦
    在炎炎夏日的持续炙烤下,重庆多个区县教委宣布延迟2024年秋季学期开学时间,这一举措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引发了人们广泛而深刻的讨论。有人批判此举让学生成了温室娇嫩的花朵,有人对此举措予以赞同,认为不需要再没苦硬吃。
    但我认为,不论身处何时代,不论我们的新生活是否安逸,我们绝不能忘记“吃苦”的精神。敢于吃苦,才能苦尽甘来。有苦才有乐,苦与乐是辩证统一的,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能吃苦才能在苦后体会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总书记指出,“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不忘吃苦才能一直走在收获的路上。   
    “梅花香自苦寒来”,历数先贤圣哲、伟大历史人物,青年时代谁没吃过苦呢?孔子饱受苦难周游列国,遭受过各种冷眼的待遇;高尔基童年极其悲惨,要靠打长工的业余时间读书;鲁迅先生夜间读书,要靠嚼辣椒驱寒……无论生在哪个年代,也无论国内国外,但凡要实现理想、成就伟大、获得成功,不经一番寒彻骨,哪里来的梅花香啊?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越艰苦的环境越能磨练青年的意志。新时代青年要学会在逆境中成长,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将奋勇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这样的吃苦才能持续、方能升华。
    如今,“躺平”“摸鱼”“佛系”的人不在少数,但年纪轻轻就放弃对生活的追求,最后一无所成,到头来终究会有人生的遗憾。青春短暂而又美好,青春应有热度和激情,理想应有光芒和亮度。永远不能忘记“青春之舟需要理想之舵”。如果没有了“大我”“大爱”“大抱负”、没有了“诗和远方”,如果一味地耽溺于个人追求、眼前利益、物质享受、虚幻快感,这样的青春是狭隘的、庸俗的、枉度的。拥有这样的青春,是时代的浪费,是人生的悲哀。青年要积极拥抱生活,在吃苦中磨砺、在磨砺中成长。
    时代青年要敢于吃苦。一个“敢”字看心态担当,一个“苦”字见价值取向,而这背后支撑着的强大精神力量,正来自坚定的理想信念,这也是广大青年的政治选择和人生航向。当代青年欣逢盛世,但也同样会碰到“苦其心志”的环境、“劳其筋骨”的窘迫、“饿其体肤”的滋味。要牢记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多一些摔打磨练、多几分淡定从容,切勿在安逸中淡忘“吃苦精神”。
    古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青年要成大器,要成为中华民族复兴梦的圆梦者,理应坚定“吃苦”精神,必须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砺,不贪图安逸,不回避困难,主动在敢于吃苦、乐于吃苦、善于吃苦、不忘吃苦中砥砺初心,才能茁壮成长,让人生迎来繁花似锦的春天。

[1]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