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两会名人建言素材积累、适用话题及作文运用
2025两会名人建言素材积累+适用话题+作文运用
目录
一、全国人大代表姚明:动员未成年人开展“息屏24小时”行动
二、全国政协委员靳东:建议为AI换脸立法,望建立更好规则
三、全国人大代表麦家:90%写作者写不过AI,但“未来的眼泪”在哪,只有伟大的作家知道
四、全国政协委员、短道速滑奥运冠军杨扬:要去培养更多真正热爱体育的 “粉丝”
五、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中国文化出海需要更多哪吒
六、全国人大代表、小米手机CEO雷军:反内卷,也要反对不公平竞争、诋毁同行等行为
七、“人民日报体”精彩综合评论
1
全国人大代表姚明:动员未成年人开展“息屏24小时”行动
1.建议概述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姚明在参加北京团小组审议时谈到了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青少年科学健身普及和健康干预,让年轻一代在运动中强意志、健身心。姚明认为,青少年健康不仅是体魄的强健,更需要心理的韧性和价值观的塑造。
姚明说,当前社会普遍存在“四小”问题,即“小眼镜”“小胖墩”“小豆芽”“小焦虑”,这些青少年健康问题不仅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困境,更是关乎民族未来的系统性挑战。政府工作报告对此作出了深刻回应,体现了国家对青少年健康问题的高度重视。
在谈及具体措施时,姚明介绍,近年来国家通过“双减”政策有效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通过心理健康进校园等举措,全面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他以姚基金为例,详细介绍了在偏远地区开展的体育支教项目。该项目不仅为当地学校捐赠体育器材,还招募专业志愿者教授体育技能。
针对当前电子产品过度使用对青少年健康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姚明在今年两会期间提出了“息屏24小时”的行动建议。
“希望在我国本土实践基础上,借鉴相关国际经验,动员未成年人开展‘息屏24小时’行动,让更多的青少年走向运动场、贴近大自然,走进真正的社交场景,成长为身心和意志品格都健康的下一代。”姚明说。
2.适用话题:青少年健康成长、科技与生活平衡
该建议聚焦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电子产品过度使用已严重影响青少年成长,此话题旨在探讨如何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引导青少年合理使用电子设备,回归健康生活方式,实现身心全面发展。
3.作文运用
在科技浪潮汹涌的时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面临着诸多挑战。“小眼镜”“小胖墩”“小豆芽”“小焦虑” 等问题日益凸显,电子产品的过度*成为罪魁祸首。正如姚明代表所呼吁,开展 “息屏 24 小时” 行动迫在眉睫。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放下手机,而是一场重塑青少年生活方式的变革。当青少年暂别电子屏幕的虚拟世界,投身于运动场,在挥洒汗水间强健体魄;亲近大自然,于山川草木中陶冶情操;走进社交场景,在与他人的交流互动里磨砺心智。如此,方能让青春在健康的轨道上绽放光彩,为民族的未来培育出身心坚韧的栋梁之材。
2
全国政协委员靳东:建议为AI换脸立法,望建立更好规则
1.建议概述
3 月 5 日,在政协小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知名演员靳东针对 AI 换脸引发的诈骗问题作出回应。
靳东在影视领域成绩斐然,拥有众多粉丝。他在讨论中提到,一些喜爱其影视剧作品的观众,遭遇了 AI 换脸视频诈骗,且受骗情况十分严重。此类诈骗事件性质极为恶劣,严重侵害了民众的财产安全,也对社会秩序造成不良影响。
AI 换脸技术原本用于娱乐、影视特效制作等领域,却被不法分子恶意利用。他们通过技术手段将靳东的面部特征移植到其他视频中,以此伪装成靳东与观众进行互动,获取信任后实施诈骗。由于粉丝对靳东形象的熟悉与喜爱,很容易在这种精心设计的骗局中上当受骗。
靳东对此表示,希望能够建立起更加完善、有效的规则来应对这一问题。在当下,AI 技术发展迅速,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滋生了新的违法犯罪形式。仅靠道德约束远远不够,必须从制度层面出发,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规范 AI 换脸技术的使用范围与方式。同时,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对利用 AI 技术进行诈骗等违法活动进行严厉打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 AI 换脸诈骗现象,保护广大民众的合法权益,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2.适用话题:科技伦理、法治建设
AI 换脸技术被滥用引发诈骗问题,此话题围绕科技进步过程中伦理与法律的边界展开,探讨如何通过完善法律制度,规范新兴技术应用,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使科技发展符合道德与法律规范。
3.作文运用
AI 技术如同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便捷与新奇体验的同时,也潜藏着巨大危机。靳东委员所提及的 AI 换脸诈骗,便是技术失控的恶果。从娱乐特效到诈骗工具,这一转变令人警醒。法律作为社会秩序的守护者,必须及时介入。回首网络发展历程,《网络安全法》让网络暴力、虚假信息等乱象得到整治。如今,面对 AI 换脸的肆虐,立法规范刻不容缓。通过明确技术使用边界,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为技术创新套上法治的缰绳,方能确保 AI 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康庄大道上稳健前行,让民众免受诈骗之苦,让社会秩序井然。
4.媒体评论
红辣椒评论:技术创新需在法治轨道上奔跑
法律缺位导致的治理困境,在互联网发展历程中早有先例。例如网络暴力、虚假信息泛滥等问题,随着《网络安全法》等法规的实施逐步得到规范。通过建立网络实名制、内容审核机制等制度,网络环境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显著改善。这充分说明,法律不仅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更是引导技术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面对人工智能的技术先进性,法律治理也必然借助技术力量的帮助。而推行数字水印机制,能够有效降低内容被AI篡改的几率。数字水印技术是在数字文件中加入隐藏标记的技术手段。这些标记不会影响文件正常使用,但可以记录内容创建者、版权归属等信息。当文件被非法传播或篡改时,通过专用工具可以提取这些标记,从而追踪来源、验证内容完整性,为数字产品提供版权保护和使用追溯功能。
从印刷术推动版权制度建立,到互联网催生信息传播规则,人类文明演进史始终伴随着技术创新与伦理法规的动态平衡。当AI换脸技术正在挑战“眼见为实”的认知逻辑,法律必须承担起守护文明底线的责任。唯有将技术创新纳入法治轨道,用制度的确定性应对技术的不确定性,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服务于人类共同福祉。这不仅是对技术伦理的回应,更是对文明发展的许诺。
[1]